-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 气象卫星概述 气象卫星 以搜集气象数据为主要任务的遥感卫星,为气象预报、台风形成和运动过程监测、冰雪覆盖监测和大气与空间物理研究等提供大量实时数据。 气象卫星资料已在气象预报,气象研究,资源调查,海洋研究等方面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1960年美国发射了第一颗实验性气象卫星(TIROS-1) 极轨气象卫星 极轨卫星在离地面720至800公里的轨道上运行,它们的轨道通过地球的南北极,而且它们的轨道是与太阳同步的,也就是说,它们每天两次飞越地球表面上的一个点,而且总是在同一个钟点。美国、中国、印度和俄罗斯拥有极轨气象卫星。 静止气象卫星 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在地球赤道上空约35800公里,与地球自转同步运行,相对地球静止,可以观测地球表面三分之一的固定区域,可以对同一目标地区进行持续不断的气象观测。我国的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就是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其主要优点是观测频次高。 气象卫星的发展阶段 (1)20世纪60年代 第一代气象卫星 1泰诺斯,电视和红外辐射观测卫星。1960——1965年共收射了10颗,均为极轨气象卫星。 2艾萨,即环境科学服务业务卫星。 3雨云实验气象卫星。专用于进行新的观测仪器的实验,以及对船舶,浮标站等气象观测资料的收集方式进行实验。 4艾托斯,即应用技术实验卫星,是静止气象卫星。 (2)1970——1977,第二代气象卫星 1ITOS-1,TIROS的改进型。进一步发展了诺瓦业务卫星。 2雨云气象卫星仍在发展,又发展了SMS(地球同步气象卫星),GOES(静止同步环境应用卫星)等静止气象卫星。 3前苏联的“流星”Ⅱ型气象卫星,日本的对地静止气象卫星,以及欧空局的Meteosat等发展起来,并且共同构成了全球气象卫星系统。 气象卫星的发展阶段 (3)1978年以后气象卫星进入第三个发展阶段。 主要以NOAA系列为代表,每颗卫星寿命2年左右,采用近极低太阳同步近圆形轨道,双星系统,轨道高度分别是870km和833km,轨道倾角98.9度和98.7度,周期101.4min. 我国气象卫星的发展 “风云一号”:是我国发射的第一颗环境遥感卫星。主要任务是获取全球的昼夜云图资料及进行空间海洋水色遥感实验。于1988年9月7日准确进入太阳同步轨道。 “风云二号”:于1997年6月10日由长征三号火箭从西昌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是地球同步轨道静止气象卫星。是一颗完全依靠国内自己的力量,自力更生研制的卫星。是中国的第一棵自旋稳定静止气象卫星。主要功能是对地观测,每小时获取一次对地球观测的可见光,红外与水汽云图。 “风云三号”:2008年5月27日11时02分,中国首颗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中国自行研究的“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这颗装载10余种先进探测仪器的卫星升空后,将使中国气象观测能力得到质的飞跃。 风云三号 “风云家族”的继承者,我国气象卫星的未来 2. 气象卫星的特点 1〉轨道(低轨和高轨) 2〉短周期重复观测 3〉成像面积大,有利于获得宏观同步信息,减少数据处理容量 4〉资料来源连续、实时性强、成本低 1〉轨道(低轨和高轨) 低轨就是近极低太阳同步轨道,简称极地轨道,轨道高度在800—1600km,南北绕地球运转,对南北宽约2800km的带状地域进行观察。 高轨是指地球同步轨道,轨道高度在36000km左右,绕地球一周需要24小时,卫星公转角速度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相对于地球似乎固定于高空某一点,故称地球同步卫星或静止气象卫星。3-4颗卫星形成空间监测网,对全球中低纬进行监测。 2〉短周期重复观测 静止气象卫星具有较高的重复周期(0.5小时一次);极轨气象卫星如NOAA具有中等重复覆盖周期,约0.5-1天/次。总的来说,气象卫星时间分辨率较高,有助于对地面快速变化进行动态监测。 3〉成像面积大,有利于获得宏观同步信息,减少数据处理容量 气象卫星扫描宽度约2800km,只需2-3条轨道就可以覆盖我国。相对于其他卫星资料更加容易获得完全同步,低云量或无云的影像 4〉资料来源连续、实时性强、成本低 气象卫星获得的遥感资料包括:可见光合红外云图等图像资料;云量?云分布?大气垂直温度?大气水汽含量?臭氧含量?云顶温度?海面温度等数据资料;太阳质子X射线的高空大气物理参数等空间环境监测资料;以及对于图像资料和数据资料等加工处理后的派生资料。 由于气象资料兼有通讯卫星的作用,利用气象卫星上的数据收集系统(DCS)可以同时收集来自气球飞机船舶海上漂浮站无人气象站等的各种资料,并转发给地面专门的资料收集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