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命科学进展薇甘菊介绍.pptVIP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薇甘菊 相关报道 深圳是中国国内受薇甘菊侵害的“重灾区”,受害面积超过2700公顷,林荫道、公园、自然保护区都发现了薇甘菊。在深圳梧桐山、仙湖植物园、深圳水库周围等生态敏感区,薇甘菊危害发生率甚至已经达到60%。在生态环境相对独立的内伶仃岛,纵向从海拔6米至160米的范围内都有它的踪迹,横向40%至60%的地区几乎都被它覆盖。 考察内伶仃岛的专家们发现,薇甘菊的侵害还在恶化,整个岛屿几乎成了植物的“坟墓”,六七米高的大树也被它覆盖绞杀而死。因野生芭蕉等果树被薇甘菊“屠杀”,岛上600多只猕猴的生活成了问题,饿得到处乱窜,最后只好靠人工喂食。 一、薇甘菊简介 二、薇甘菊来源 三、危害特征 四、目前研究进展 五、防治措施 六、参考文献 概要 一、薇甘菊简介 薇甘菊(名:Mikaniamicrantha?Kunth)也 称小花蔓泽兰或小花假泽兰。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或灌木状攀缘藤本,平滑至具多柔毛;茎圆柱状,有时管状。 具棱;叶薄,淡绿色,卵心形或戟形,渐尖,茎生叶大多箭形或戟形,具深凹刻,近全缘至粗波状齿,长4.0-13.0厘米,宽2.0-9.0厘米。 薇甘菊的叶 圆锥花序顶生或侧生,复花序聚伞状分枝;头状花序小,花冠白色,喉部钟状,具长小齿,弯曲;瘦果黑色,表面分散有粒状突起物;冠毛鲜时白色 。 薇甘菊的花 薇甘菊种子细小而轻,且基部有冠毛,易借风力、水流、动物、昆虫以及人类的活动而远距离传播,也可随带有种子、藤茎的载体、交通工具传播。 二、薇甘菊来源 薇甘菊原产于南美洲和中美洲,现已广泛传播到亚洲热带地区,如印度、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尼泊尔、菲律宾,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印度洋圣诞岛和太平洋上的一些岛屿,包括斐济、西萨摩亚、澳大利亚北昆士兰地区,成为当今世界热带、亚热带地区危害最严重的杂草之一。大约在1919年薇甘菊作为杂草在中国香港出现,1984年在深圳发现,2008年来已广泛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地区。该种已列入世界上最有害的100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也列入中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 三、薇甘菊的危害特征 薇甘菊是一种具有超强繁殖能力的喜欢攀援的藤本植物,攀上灌木和乔木之后,能迅速形成整株覆盖之势,并能分泌毒汁,抑制其他植物生长 。 在薇甘菊的源产地中美洲,有多达160多种昆虫和菌类作为天敌控制其生长量,难以形成危害。薇甘菊入侵后,因无天敌制约而造成祸害。 薇甘菊主要危害天然次生林,人工林,果树,灌木林,池塘田埂丛林,城市园林绿地,路边丢弃地等。通过攀缘,缠绕,覆盖其它植物,阻挡其光照,影响其光合作用,造成其他植物缺光饿死;同时,薇甘菊生长旺盛,争夺水分和养分,使其他植物无法正常生长与繁殖。薇甘菊危害直接破坏森林生态系统,致使森林退化为灌草丛,使生物多样性减少,对农业和种植业直接影响是造成减产或成本增加。 五、目前的研究进展 国内学者对薇甘菊的生活史、花的形态结构特征、不同生境和森林内的生存与危害状况、光合特性的比较、化感作用、遗传多样性以及生物和化学防除、分枝格局和生物量做了一些研究。薇甘菊对环境适应能力极强,假泽兰与薇甘菊同属菊科假泽兰属,二者的形态,结构极其相似,但二者的入侵却是天壤之别。假泽兰不对生境造成危害,甚至对生境的要求较高,否则难以生存。研究表明,薇甘菊和假泽兰相关的光合指标均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 生物防治主要是指利用天敌昆虫、真菌等有效控制外来入侵植物的生长和繁衍,包括引进原产地的天敌和在薇甘菊入侵地区发现、筛选、培育新天敌。 生物防治的研究结果 1、薇甘菊柄锈菌是一种专业化很强的病原菌,只侵染薇甘菊的叶片、叶柄和茎,有较强的环境忍耐能力,可控制薇甘菊的危害。 2、白绢病菌可侵染薇甘菊并造成大面积死亡。 3、紫红短须螨可取食薇甘菊的茎叶并在较短时间大量繁殖。 六、防治措施 1、人力铲除 人力铲除是最原始的方法,但也是目前比较有效的方法, 缺点是只能治标,不能治本。一次铲除之后,每隔一段时间又要再铲除,成本高、效率低。 2、化学方法 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如:除莠剂,森草净等,操作简便、成本低、效果好,是目前首选的防治方法。

文档评论(0)

宝贝计划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