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五、民事法律行为与射幸合同 (一)射幸合同属于民事合同中的一种,它属于双务合同的范畴,即缔约双方负有相互给付的义务。 (二)射幸合同特殊性: 1、射幸合同的交易对象是“幸运”或者说是“希望”。 2、射幸合同成立的特殊性。射幸合同成立即生效,附条件的民事合同需等条件成就与否才决定合同的效力。 3、射幸合同双方承受的风险不平衡。比如与射幸合同有关的买卖活动,它要求买者支付价款,而且还要承担更大的风险,相对于被告方而言是不平等的。 4、射幸合同等价有偿的相对性。一方当事人支付代价最终或者“一本万利”,或者毫无所得。 5、射幸合同严格的适法性和最大诚信性。射幸合同当事人之间容易作出有违公序良俗的协议。 11、甲是一个智力超常的13岁儿童画家,作品颇多。一日甲的父亲乙发现某出版社丙擅自出版了包含了甲的作品的画集,认为丙构成侵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构成,甲是限制行为能力人,不能独立取得这一权利 B.构成,甲的画画的行为属于纯获利益的行为,依法有效 C.构成,甲属于限制行为能力人,画画属于行为能力范围而依法有效 D.构成,画画属于事实行为,不属于行为能力的调整范围 12、根据我国民法实践的一般做法,书面的意思表示在需要经过传达媒介才能到达对方当事人时,则该意思表示的生效时间为:( )A.表意人完成其表意行为时 B.意思表示离开表意人时,如函件已邮寄C.意思表示到达相对人时 D.相对人了解意思表示的内容 13、甲为一乘客(老烟民,熟知烟的价格),乙为一小贩。乙在火车车厢叫卖:“红塔山香烟,10元钱一条”甲欣然买之。经查,该烟为假烟,甲与乙之间的行为性质应如何认定?A.无效民事行为,理由为欺诈 B.可撤销民事行为,理由为期诈C.无效民事行为,理由是违反法律规定 D.有效民事行为,理由是双方达成合意 14、陈某和杂货店主孙某之间订有买卖协议,由陈某长期供应孙某假酒低价销售。后因孙某欠款较多,双方发生纠纷。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A.陈某和孙某之间具有买卖的法律关系 B.假酒和货款是双方法律关系的客体C.陈某和孙某购销假酒的行为违法,但买卖行为在法律上有效D.双方的协议违反法律,是无效合同,不受法律保护 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 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的概念 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的类型 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的概念 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是指民事行为成立后因欠缺有效要件而不能生效,但法律允许第三人补充有效条件而使其生效或听任其不予补充而使其无效的不定状态的民事行为 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的类型 1、无权处分行为:《合同法》第51条,无处分权人处分他人财产,经权利人追认或者无处分权的人取得处分权,该行为有效;如权利人不予追认,无处分权的人又未取得处分权,则该行为无效。 2、无权代理行为:只有经过被代理人的追认,被代理人才承担民事责任。 3、债务承担:《合同法》第84条规定:债务人转让债务,应经债权人同意。 4、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超越其行为能力范围的双务民事行为 注意:在无权代理行为中相对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在1个月内予以追认,被代理人未做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 法律行为被撤销、确认无效的法律后果 一、返还财产 返还财产就是法律行为被确认为无效或被撤销后,受领财产的当事人应向给付财产的当事人返还其所给付的财产。 二、赔偿损失 法律行为被确认无效或被撤销而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有过错的一方应向无过错的一方赔偿因法律行为被确认无效或被撤销所造成的损失。在双方皆有过错的情况下,应由当事人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三、其他法律后果 在当事人双方恶意串通,实施法律行为损害国家、集体、第三人利益时,要追缴双方所取得的财产,收归国家、集体所有或返还给第三人。 原告王某的儿子欲参加义务兵,为此目的,原告王某经人介绍认识了被告陈某,陈某答应帮忙疏通关系保证原告王某之子能参军。原告王某信以为真,答应给被告陈某10000元去疏通关系,并将10000元通过银行汇入被告陈某账户,但原告之子未能如愿参加义务兵。原告遂以公安不予以立案,要求被告返还不当得利向人民法院起诉,被告以10000元已实际开销为由拒绝返还,双方遂产生争执。 有人认为被告构成不当得利,应当返还;有人认为原告委托的事项违法,法院不应支持其诉求,那么你认为呢? 第七节 法律行为的解释 法律行为的解释的概念 法律行为的解释方法 法律行为的解释的概念 《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五条 当事人对合同条款的理解有争议的,应当按照合同所使用的词句、合同的有关条款、合同的目的、交易习惯以及诚实信用原则,确定该条款的真实意思。 法律行为的解释亦即意思表示的解释,即对于意思表示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自动控制原理(第七版)课后习题答案解析.pdf
- 事件与概率(古典概率、条件概率、全概率公式、贝叶斯公式)小题综合解析- 十年(2015-2024)高考真题数学分项汇编(全国).pdf VIP
- (2025)小学生诗词大会竞赛试题及标准答案.docx VIP
- 临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VIP
- 儿童吉兰-巴雷综合征谱系疾病与抗糖脂抗体相关性研究进展 .pdf VIP
- 2025年钛铁项目建设总纲及方案.docx
- AB-罗克韦尔PowerFlex755变频器操作说明.pdf
-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颜色变变变》含课件.pptx VIP
- 2025诗词大会精选100题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小学诗词大会精选100题题库(含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