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步 底物-NH上的电子云向酶分子的His57-N+H转移, His57作为酸向底物提供质子。 形成共价E-S复合物 底物的C-N键断裂 第三步 His57 质子供体 底物C-N键氮端产物释放 第四步 C-N键断裂 第五步 水分子的-OH亲核攻击底物羰基碳原子,形成共价键。 His57作为质子的受体从水分子上接受质子。 羰基产物释放 第六步 底物C-O-的电子云向His57-N+H转移, Ser195的氧与底物的碳之间的共价键断开。 Ser195作为质子的受体从His57接受质子,酶恢复原状。 水亲核攻击 第七步 四面体中间物瓦解 第八步 羧基产物释放 胰凝乳蛋白酶催化机制的特点: 广义的酸碱催化 共价催化 6.6 酶促反应动力学 1、底物浓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米氏方程) 1913年,德国化学家Michaelis和Menten根据中间产物学说对酶促反映的动力学进行研究,推导出了表示整个反应中底物浓度和反应速度关系的著名公式,称为米氏方程。 Km — 米氏常数 Vmax — 最大反应速度 1)底物浓度低,V与[S]成正比,一级反应特征; 2)全部酶与底物结合,V=Vmax,零级反应特征; 由Michaelis和Menten于1913年根据中间产物学说推导。 米氏方程 3)V=1/2 Vmax时,Km=[S] 米氏常数为反应速率为最大值的一半时的底物浓度! 单位:mol/L Km和Vmax的意义 1) Km是酶的特征性常数: 在一定条件下,某种酶的Km值是恒定的,因而可以通过测定不同酶(特别是一组同工酶)的Km值,来判断是否为不同的酶。 2) Km可用来判断酶的最适底物: 当酶有几种不同的底物存在时,通过测定酶在不同底物存在时的Km值,Km值最小者,即为该酶的最适底物。 3)Km表示酶与底物之间的亲和程度: Km大,亲和程度小,催化活性底; Km小,亲和程度大,催化活性高 = 4)可用于判断反应级数: 当[S]0.01Km时,反应为一级反应; 当[S]100Km时,ν=Vmax,反应为零级反应; 当0.01Km[S]100Km时,为混合级反应。 测定Km和V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Lineweaver–Burk的作图法 — 双倒数作图法。 1 Km 1 1 ??? = ?? ? ??? + ?? V Vmax [S] Vmax 取米氏方程式的倒数形式: 1/Vmax 斜率=Km/Vmax -1/Km 米氏常数Km的测定: 例题: 对于一个遵循米氏动力学的酶来说, 1)当[S]=Km时,若v=35 mmol/min,Vmax是多少? 2)当[S]=2 x 10-5M,v=40 mmol/min时,这个酶的Km是多少? 解答:1) Vmax=v(Km+[S])/[S]=35(2[S])/[S]=70 mmol/min; 2) Km=Vmax[S]/v -[S]=70 x 2.5 x 10-5/40 - 2.5 x10-5=1.9 x10-5M 6.7 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 一、抑制剂的影响作用 1)抑制作用 使酶的活性降低或丧失的现象 2)抑制剂 能够引起酶的抑制作用的化合物 特点:① 在化学结构上(包括分子大小、形状、官能团等)与被抑制的底物分子或底物的过渡态相似; ② 能够与酶的活性中心以非共价或共价的方式形成比较稳定的复合体或结合物。 2、抑制剂的作用方式 不可逆抑制 可逆抑制 1)不可逆抑制 抑制剂与酶反应中心的活性基团以共价形式结合,引起酶的永久性失活!(不能用透析超滤等物理方法除去抑制剂使酶恢复活性). 按其作用特点 专一性不可逆抑制 非专一性不可逆抑制 非专一性不可逆抑制 抑制剂与酶分子中一类或几类基团作用,不论是必需基团与否,皆可共价结合,由于其中必需基团也被抑制剂结合,从而导致酶的抑制失活。 例如:某些重金属(Pb++、Cu++、Hg++)及对氯汞苯甲酸等 与巯基酶作用 可用二巯基丙醇或二巯基丁二酸钠使其复活 专一性不可逆抑制 抑制剂专一地作用于酶的活性中心或其必需基团,进行共价结合,从而抑制酶的活性 解磷定等药物可与有机磷杀虫剂结合,使酶和有机磷杀虫剂分离而复活。 有机磷杀虫剂(敌百虫、敌敌畏、对硫磷)能专一作用于胆碱酯酶活性中心的丝氨酸残基 2)可逆抑制 抑制剂与酶蛋白以非共价方式结合,引起酶活性暂时性丧失。抑制剂可以通过透析等方法被除去,并且能部分或全部恢复酶的活性。 根椐抑制剂与酶结合的情况,又可以分为两类可逆抑制作用包括。 竞争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策略的研究.pdf VIP
- 基金会筹备工作方案.pdf VIP
- 2025年上海市高考语文散文构思题及答案汇编.pdf VIP
- 2023年初中美术课题研究方案.docx VIP
- GB/T 14571.4-2022工业用乙二醇试验方法 第4部分:紫外透光率的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14571.3-2022工业用乙二醇试验方法 第3部分:醛含量的测定.pdf
- 出入院制度流程.pptx VIP
- 国家标准 GBT 3049-2006 工业用化工产品 铁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 1,10-菲啰啉分光光度法.pdf
- FIDIC银皮书(中英文对照),.doc VIP
- SH/T1055-1991(2000) 工业用二乙二醇中水含量的测定 微库仑滴定法.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