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Unique id: 062872-IPOSB Documentum\...\ProjectWhale-SO(Nov2000)(Scn).ppt CNOOC Ltd. Wei July 2002 深海半潜式钻井平台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机电工程学院 徐兴平 三、深水平台要采用的新技术 (一)动力定位 动力定位系统原理 船舶在海上除了受到本身推进器的推力以外,还受到风力、波浪与海流的外界作用力,从而产生6个自由度的运动,即纵荡、横荡、升沉、纵摇、横摇与艏摇。动力定位系统利用位置测量设备测出本身位置的变化,利用各类传感器测出艏向、纵横摇以及风力风向,再采用现代控制理论,建立船舶与推力器的数学模型,并采用多种控制方法,通过对船舶6个自由度运动分量以及风力风向的计算,对船舶各主副推力器的推力进行分配,从而控制船舶3个自由度的运动,即纵荡、横荡与艏摇。 动力定位的等级 (二)双井架起升系统 (三)隔水管技术 (三)装备先进化 深海半潜式平台装备了新一代的钻井设备,平台钻井作业的自动化、效率、安全性和舒适性等都有显著提高。 超深井海洋钻机具有更大的提升能力和钻深能力,钻深达10 700 m~1 1 430 m,电动绞车功率达3 728.5 kW ~5 369.04 kW(5 000 hp~7 200 hp),60.5 in大通径转盘与之配套使用。液缸升降型钻机、全静液传动钻机、全自动控制钻机成为海上石油钻井装备发展的重要方向。 新一代的顶驱系统以交流变频驱动取代AC—SCR.DC驱动,静液驱动的比率有所提高,并出现了短尺寸紧凑型组合顶驱。变频电驱动、大功率的高压泥浆泵得到应用,并发展了一种特轻型泥浆泵,该泵为静液驱动、无曲轴、无连杆、可调排量与压力型。 防喷器组工作压力更大,闸板BOP封井工作压力达138 MPa,环形(万能)BOP达69 MPa。BOP尺寸和重量进一步降低,配置更安全。并发展了高压旋转BOP,以及适应深水的特殊水下设备控制系统。 * 一. 半潜式钻井平台的发展 1. 半潜式钻井平台发展现状 ☆ 1961年第一条半潜式钻井平台诞生 ☆ 目前已发展到第六代超深水钻井平台 ☆ 在全球现有钻井平台中,半潜式平台约占1/6 ☆ 全球在建钻井平台中,半潜式平台1/3 TRANSWORLD 46 Blue Water Rig No.1 (1961) Ocean Driller (1961) Sedco 135 (1965) 一. 半潜式钻井平台的发展 1.1 第一代半潜式钻井平台 20世纪60年代 作业水深小于100米 结构型式不太合理 设备自动化程度低 1.2 第二代半潜式钻井平台 一. 半潜式钻井平台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 作业水深达300米 VDL3000~4000S/T 设备操作自动化程度不高 代表平台: 南海2号 Sedco 701/702 1.3 第三代半潜式钻井平台 一. 半潜式钻井平台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中期 作业水深达500米 VDL约为4000S/T 结构较为合理,设备操作自动化程度不高 20世纪80、90年代主力平台,建造数量最多 代表平台: 南海5号 南海6号 Atwood Hunter 一. 半潜式钻井平台的发展 1.4 第四代半潜式钻井平台 20世纪90年代末 作业水深达1500米 推进器辅助定位 配有部分自动化钻台甲板机械 设备能力与甲板可变载荷都有提高 代表平台: Jack Bates Scarabeo 西方阿尔法 一. 半潜式钻井平台的发展 1.5 第五代半潜式钻井平台 20世纪90年代末 作业水深达2300米 VDL达7000MT 动力定位为主,锚泊定位为辅 配有全自动化的司钻房 代表平台: Deepwater Horizon Sedco Energy Aker-H3.2 一. 半潜式钻井平台的发展 1.6 第六代半潜式钻井平台 21世纪初 作业水深达3000米 船体结构更为优化,重量减轻 配置双井架 DP3动力定位 全自动化控制的钻井系统操作和甲板操作 平台可变载荷更大 FG ExD Aker H-6e MSC DSS21 GVA7500 一. 半潜式钻井平台的发展 新加坡 23 1994年 1983年 610 购买旧船 勘探4号 5 中国上海 22 1994年 1984年 200 国内研制 勘探3号 4 瑞典 24 1989年 1982年 457 购买旧船 南海6号 3 挪威 23 1986年 1983年 457 购买旧船 南海5号 2 挪威 32 1979年 1974年 304.8 购买旧船 南海2号 1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