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影响加工度的因素(其他)解说.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工艺系统受热变形引起的误差 在精密加工和大件加工中,工艺系统热变形引起的加工误差占总误差的约40~70%。 热平衡——单位时间内,系统传入的热量与传出的热量相等时,工艺系统热平衡达到状态,此时系统各部分温度保持一相对稳定的数值。 (一)工艺系统热源 工艺系统热源 工艺系统热平衡 工艺系统热源 内部热源 外部热源 切削热 摩擦热 环境热源 辐射热 能量损耗 ◆ 圆柱类工件热变形 5级丝杠螺距累积误差全长≤5μm 1.工件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二) 工艺系统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切削热、辐射热(精密零件) ◆工件产生热变形的热源 例:长400mm丝杠,加工过程温升1℃,热伸长量为: =1.17×10-5×400×1 mm =0.0047 mm 长度: 直径: ◆ 板类工件单面加工时的热变形 平面加工热变形 Δf φ/ 4 φ L H 此值已大于精密导轨直线度要求 例:高600mm,长2000mm的床身, 若上表面温升为3℃,则变形量为: 1.工件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二) 工艺系统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 减小工件热变形对加工精度影响的措施 在切削区施加充分的切削液; 提高切削速度或进给量,以减少传入工件的热量; 粗、精加工分开,使粗加工的余热不带到精加工工序中; 刀具和砂轮不要等到磨钝了才进行刃磨和修正,以减少切削热和磨削热; 使工件在夹紧状态下有伸缩自由(如采用弹簧后顶尖等)。 (二) 工艺系统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热源--切削热 体积小,热容量小,达到热平衡时间较短 温升高,变形不容忽视(达0.03 ~0.05mm) ◆ 特点 ◆ 变形曲线(图) 式中 ξ—— 热伸长量; ξmax —— 达到热平衡热伸长量; τ—— 切削时间; τc —— 时间常数(热伸长量为热平衡热伸长量约63%的时间,常取3~4分钟)。 τ(min) 车刀热变形曲线 连续切削升温曲线 冷却曲线 间断切削升温曲线 ξ(μm) ξmax τb 0 τc 0.63ξmax 2.刀具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二) 工艺系统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二) 工艺系统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 减小刀具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的措施 减小刀具伸出长度; 改善散热条件; 改进刀具角度减小切削热; 合理选用切削用量; 加工时加冷却液使刀具充分冷却。 热源--摩擦热、传动热和外界热源传入的热量 体积大,热容量大,温升不高,达到热平衡时间长 结构复杂,温度场和变形不均匀,对加工精度影响显著 运转时间 / h 0 1 2 3 4 50 150 100 200 位移 /μm 20 40 60 80 温升 / ℃ ΔY 前轴承温升 车床受热变形形态 b) 温升与变形曲线 机床热变形特点 车床热变形 四、工艺系统受热变形引起的误差 3.机床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立铣 a)铣床受热变形形态 b)外圆磨床受热变形形态 c)导轨磨床受热变形形态 外圆磨 导轨磨 其他机床热变形 四、工艺系统受热变形引起的误差 3.机床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例1:平面磨床床身导轨的温度高于底部。 解决:在床身底部配置热补偿油沟。 例2:立式平面磨床立柱前壁温度高,产生后倾。 解决:采用热空气加热立柱后壁。 均衡立柱前后壁温度场 减少切削热和磨削热 充分冷却和强制冷却 隔离热源 减少热源发热 均衡温度场 (三) 减小工艺系统热变形的途径 平面磨床床身底部用回油加温 温差降至1~2℃,中凸量 由0.027mm降至0.005mm。 在没有外力作用下或去除外力作用后残留在工件内部的应力,亦称残余应力。 五、工件内应力重新分布引起的误差 1.内应力 内应力处于一种高能位的不稳定平衡状态,当带有内应力的工件受到力或热的作用而失去原有的平衡时,它将向新的平衡状态转变→新的平衡→变形(加工误差 ) 2.内应力产生的原因 (1) 热加工中产生的内应力 工件壁厚不均、冷却不均或金相组织转变等原因,都会使工件产生内应力。 五、工件内应力重新分布引起的误差 (2) 冷校直产生的内应力 冷校直引起的内应力 五、工件内应力重新分布引起的误差 五、工件内应力重新分布引起的误差 内应力重新分布引起的工件变形 合理设计零件结构 壁厚均匀、结构对称,以减小内应力的产生。 (2) 合理安排工艺过程 铸、件、焊接件机械加工前,应安排退火、回火等热 处理工序; 重要零件,在粗加工之后尚需适当安排时

文档评论(0)

w554443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