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改革开放课件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区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第七章 为什么说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革命与改革的区别与联系;理论与实践结合阐述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对外开放是中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社会主义改革 和对外开放 改革开放是决定 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选择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变化“一九七八年,我们当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从那时起,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斗的新的壮丽史诗,中国人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胡锦涛2008年《在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讲话》 从数字开改革开放的成就 新时期(1978年以来),中国后最显著的成就就是快速发展,中国经济从一度频临崩溃的边缘发展到位居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额居世界第三,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居民年人均纯收入从133元增长到2009年的4140元,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由343元增长到13785元,贫困人口从两亿五千万减少到两千万。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日常成活的衣食住行方面与70年代末的情况相比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为什么改革开放三十多年能给中国带来这样大的变化? 因为从理论和实践上改革开放顺应了社会发展的规律和中国当代实际。 为什么从理论上改革开放顺应了社会发展的规律呢?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什么? 是社会基本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什么? 马克思:“社会的物质生产力 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 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 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 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 便有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 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 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 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 或快地发生变革。”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基本矛盾的认识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二)毛泽东在理论上的一大建树就是提出了比较系统的的社会主义矛盾理论,他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依然存在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提出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等。 基本矛盾的解决,无非两种途径:革命和改革(区别与联系) 毛泽东在理论上提出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来解决,但在实践中,由于对阶级斗争的过度敏感和对通过革命斗争经验的过分推崇,仍然通过革命式的阶级斗争方式来解决矛盾,“抓革命,促生产” 邓小平在新历史时期继承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必须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加以解决的正确主张,提出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主要途径是改革而不是革命。 实践上,70年代我国自身发展的情况和外部环境要求对僵化的体制进行改革解放发展生产力。追赶时代潮流。 (三)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理论与实践 二、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改革虽然不是革命,但邓小平却说中国的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第二次革命的说法是相对于第一次革命而言的。 首先,二者目的一样,都是解放、发展生产力; 其次,就广度和深度而言,中国当代的改革是一场革命,不是对原有体制的细节末梢的修补,而是对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改革是一场全面的改革。 再次。就其复杂性和艰巨性而言不亚于一场革命; 最后,就改革决定中国命运的意义而言,改革是一场革命。 三、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是由改革的任务决定的。邓小平认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场根本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落后面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革命。这场革命既然要大幅度地改变落后的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改变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改变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变化的部分,改变一切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 从改革的实践历程来看,中国的改革是一场全面的改革。农村-乡镇企业-城市(经济体制)到政治以及其他各种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经济体制改革需要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以及其他各方面体制的配合。 四.改革的性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在一定的范围内也发生了某种程度的革命性变革。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 邓小平在改革之初,就区分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与具体体制机制,认为基本制度如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