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弹性和模型光测图像信息的自动采集与处理总结.ppt

光弹性和模型光测图像信息的自动采集与处理总结.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7 光弹性材料和模型 2.8 光测图像的数字化处理 2.8 光测图像的数字化处理 2.8 光测图像的数字化处理 7、平面模型边缘应力和应力集中系数计算? 8、平面模型内部应力的分离方法? 9、用光弹法获取线弹性平面模型内部应力的步骤? 实现光弹性应力分析的完全自动化至少有两个关键,一是确定等色线的全局级数及各点的等倾角,二是判别等倾角的属性,即定出第一主应力方向角。研究者们对前者解决较好,对后者也做了不少工作,但仍未解决自动识别问题。 3. 光弹性参数的确定 二、光弹图像的处理 2.8.2 光测图像的处理 1、三大相似定理 2、如何根据相似原理制作实验模型 3、边缘受均布载荷q作用的线弹性平面模型和原型的换算公式? 4、光弹性方法利用了模型材料的什么性能?观察到的是什么现象? 5、如何获得等差线条纹?条纹级数如何确定?主应力差与条纹级数间的关系? 6、如何获得等倾线?如何判别第一主应力的方向? * 2.7.1 光弹材料 2.7.2 环氧树脂平板材料 2.7.3 聚碳酸脂平板材料 2.7.4 三维光弹性模型 2.7.5 材料的冻结性能及热光曲线 理想的光弹性模型材料应该满足下列要求: 1、未受力前为光学各向同性,均质,色浅,透明度好,受力后具有暂时双折射效应 2、光学灵敏度高,即材料条纹值低 3、应力-应变和应力-条纹级数的比例极限高 4、力学蠕变和光学蠕变小,指在一定载荷作用下, 条纹几乎不随时间而增加,或增加得极小; 2.7.1 光弹材料 2.7 光弹性材料和模型 7、价格低廉 理想的光弹性模型材料应该满足下列要求: 5、初应力和时间边缘效应小 6、易于机械加工(车.刨.铣.钻.锯.锉.攻丝等) 成各种形状 环氧树脂、聚碳酸脂 8、冻结性能好 2.7.1 光弹材料 二丁脂 环氧树脂 顺丁烯二酸酐(失水苹果酸酐) 环氧树脂:顺丁烯二酸酐=100:30 环氧树脂:顺丁烯二酸酐:二丁脂=100:30:5 2.7.2 环氧树脂平板材料 2.7 光弹性材料和模型 固化曲线 第一次固化 在空气中 直至胶凝 温度 拆模 室温 第二次固化在油中 2.7.2 环氧树脂平板材料 退火曲线 温度 切断电源 自然降温 2.7.2 环氧树脂平板材料 退火曲线 温度 切断电源 自然降温 2.7.3 聚碳酸脂平板材料 2.7 光弹性材料和模型 浇注的方法 环氧树脂:顺丁烯二酸酐=100:30 2.7.4 三维光弹性模型 一、确定原料和配比 二、模具制作 1、白铁皮模具 2、蜡模 三、浇注与固化 2.7 光弹性材料和模型 大型扁挤压筒 的光弹性模拟 扁挤压筒和模具的设计与制造是大型铝合金型材挤压最为重要的关键技术。大型扁挤压筒在实际工作时的受力状况非常恶劣。扁挤压筒的型腔是非圆型腔,在挤压力的作用下应力状态十分复杂且局部拉应力很大,从而降低了强度,影响到扁挤压筒的使用寿命 壁板挤压实验装置 1. 凸模 2. 扁挤压筒 3. 坯料 4. 流线型型腔 1 2 3 4 z 大型扁挤压筒 的光弹性模拟 问题: 2.挤压筒中的应力分布 理论计算:无精确解,采用近似解 数值计算:边界条件无法确定,假设均匀分布 1.边界条件 壁板挤压实验装置 1. 凸模 2. 扁挤压筒 3. 坯料 4. 流线型型腔 1 2 3 4 z 一、光弹模型设计 z轴 长轴 短轴 光弹模型结构及尺寸 二、光弹模型制作 1.钢模制作 2.涂脱模剂 溶入甲苯的聚苯乙烯溶液 或硅脂 二、光弹模型制作 3.配料浇注 环氧树脂:顺丁烯二酸酐=100:35 第一次固化 在空气中 直至胶凝 温度 拆模 室温 第二次固化在油中 4. 固化 搅拌均匀,倒入钢模,在真空箱内把气泡抽干净 二、光弹模型制作 5.退火 温度 f=12.95N/mm 三、应力冻结 6.制作心部材料 环氧树脂:顺丁烯二酸酐: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 100:14:14 7.加载,应力冻结 应力冻结曲线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20 40 60 80 100 120 温度T/oC 四、切片分析 6 25 54 1 2 3 4 5 6 7 8 9 模型切片位置 1级 2级 3级 4级 2级 0 周向切片4的等差线条纹 五、模腔挤压力的分布 芯料长度(60mm) 六、应力分量的计算 1级 2级 3级 4级 2级 0 2.8.1 概述 2.8.2 光测图像的处理 2.8.1 概述 75° 60° 45° 30° 15° 5° 0° 2.8.1 概述 图像采集 骨架线的提取 边界应力和内部应力的计算 人工: 费工费时,精度和可靠性有一定的影响 自动处理: 数字光弹 2.8.2 光测图像的处理 一、 光测图像的特点 二、

文档评论(0)

武神赵子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