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真核基因表达系统
第八章 真核表达系统 Chapter 8 Eukaryotic expression system 概述( introduction ) 真核基因结构及表达调控特点( Features of eukaryotic gene structure and regulation) 真核表达系统(eukaryotic gene expression system) 酵母表达系统(yeast expression system) 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系统(mammalian cell expression) 昆虫细胞表达系统(insect cell expression ) 第一节 概述 一、真核基因组的复杂性 二、原核表达系统的局限性 三、真核表达系统的必要性及优势 一、真核基因组的复杂性 细菌多数基因按功能相关成串排列,组成操纵子,共同开启或关闭,转录出多顺反子(polycistron)的mRNA; 真核生物则是一个结构基因转录生成一条mRNA,即mRNA是单顺反子(monocistron),基本上没有操纵子的结构。 真核细胞的许多活性蛋白是由相同和不同的多肽形成的亚基构成的,这就涉及到多个基因协调表达的问题,真核生物基因协调表达要比原核生物复杂得多。 4. 真核生物基因编码复杂 原核基因组的大部分序列都为基因编码,而核酸杂交等实验表明:哺乳类基因组中仅约10%的序列为蛋白质、rRNA、tRNA等编码,其余约90%的序列功能至今还不清楚。 原核生物的基因为蛋白质编码的序列绝大多数是连续的,而真核生物为蛋白质编码的基因绝大多数是不连续的,即有外显子(exon)和内含子(intron),转录后需经剪接(splicing)去除内含子,才能翻译获得完整的蛋白质,这就增加了基因表达调控的环节。 原核基因组中除rRNA、tRNA基因有多个拷贝外,重复序列不多。哺乳动物基因组中则存在大量重复序列(repetitive sequences)。 真核生物mRNA 5’有帽状结构,3’末端有PolyA尾巴 二、 原核表达系统的局限性 1、没有转录后的剪接和加工系统 2、缺乏翻译后加工修饰系统:不能进行糖基化、磷酸化、甲基化的修饰,影响某些蛋白的活性。 3、在原核细胞中表达的真核蛋白不稳定 易被细菌蛋白酶降解; 难实现真正的分泌出胞,其产量很低; 而且容易出现信号肽不被切割,或不在特异位置上切割。 表达产物常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后期变性、复性的效率低 4、内毒素的污染 (contamination of endotoxin) 1. 具转录后加工系统: 2. 具翻译后修饰系统 3. 可实现真正的分泌表达 (一)真核基因表达调控特点 ---多层次、多方面 (二)真核基因表达的调控模式 真核基因表达的调控模式 ( The regulating model of eukaryotic gene expression) 1、转录前水平(基因组水平) :gene level 2、转录水平调控: transcription level 3、转录后调控: post-transcription level 4、翻译水平的调控: translation level 5、翻译后修饰: post-translation modification 1、转录前水平(基因组水平): gene level 基因结构的改变、稳定持久、不可逆,组蛋白修饰,DNA甲基化等 2. 转录水平调控 顺式调控元件(cis-acting element) 反式作用因子(trans-acting factor) (1 )顺式调控元件(cis-acting element) 结构基因周围能与特异转录因子结合而启动 转录的DNA序列,主要包括: 起正性调节作用:启动子、增强子 起负性调节作用:沉寂子,终止子,加尾信号 启动子 位于基因5’末端与转录起始有关的核苷酸序列。作用特点是近距离作用、具有方向性、空间位置较恒定。一般包括 核心启动子元件(core promoter elements) : 指RNA聚合酶起始转录所必需的最小的DNA序列,决定基因转录的精确起始位点产生基础水平的转录,包括:转录起始点及-30区的TATA-box 上游启动子元件(upstream promoter elements) 包括 -70到-80bp区域的CAAT盒及其两侧的GC盒,协同决定转录的基础效率 组织特异性元件 诱导性启动子元件 增强子(enhancer)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xsb-1显示仪表说明书.docx VIP
- 乡村振兴乡村旅游-浙江省乡村旅游设计方案.pdf VIP
- DELTA台达VFD-ME300精巧简易型向量控制变频器使用手册调试说明.pdf
- 眼附属器的解剖ppt参考课件.ppt
- 土壤及地下水采样实施实施方案gp.docx
-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全册思维导图(共三个单元)(2025秋).doc VIP
- 1415地面流水地质作用.pptx VIP
- Unit1GrowingUpUnderstandingideasTheageofmajority课件高中英语选择性.pptx VIP
- 写文章的软件4篇.docx VIP
- GB 50026-2020 工程测量标准.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