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疾病。引起湿疹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母亲妊娠期间摄入植物油太少所致。 因为人体必需的脂肪酸主要含在植物油中,动物油中含量极少。婴儿一旦缺少该种营养物质,就会造成皮肤粗糙,头发易脆,皮屑增多。所以,婴幼儿最易患皮肤湿疹,这是近年来医学上的新观点。 有关专家认为,脂肪酸是组织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动物实验表明,当身体缺乏该种营养时,毛细血管的脆性和通透性增高,继而引起湿疹。胎儿身体必需的脂肪酸是母体通过胎盘供给的,故妊娠妇女应多吃一些植物油。 婴儿出生后,由于生长发育迅速,仅靠母乳和牛奶难以满足,故必须尽早添加辅食,按时添加蛋黄、菜泥等。其次是对皮肤不好或有湿疹的小儿,不妨喂点香油或其他植物油。一天半汤匙,每日一两次。哺乳期的母亲,在适当多吃一点植物油的同时,还要注意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动物类食品的摄入。 湿疹是小儿常见皮肤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儿童,但以婴儿更为多见。湿疹初起,两颊皮肤干燥,并生出密集的丘疹;丘疹可逐渐变为水泡,同时有水液渗出,湿烂,渗水干燥后结成大片黄色结痂。少数患儿除脸颊外,也可蔓延到额头、颈部、肩部,甚至躯干、四肢等处。湿疹反复发作可造成患处皮肤粗糙。目前,湿疹原因尚未完全清楚,多数人认为与某些致敏因素及家族遗传有关。家长要注意查找有无食物和衣物过敏的相关因素。中医认为,湿疹与婴儿体质有关,多由喂养不当,内生湿毒,外受风邪引起。如注意喂养,在小儿1岁左右断奶后,湿疹可逐渐痊愈。乳母在哺乳期应注意少食牛奶刺品及辛辣、海产品等食物。此外,要保持患儿大便通畅。治疗常采用清热、利湿、健脾等方法。食疗及外治方法如下。1食疗1)薏米红豆煎:薏米30克,红小豆15克,加水同煮至豆烂,酌加白糖,早晚分服。2)马齿苋煎:鲜马齿苋30~60克,水煎,每日分数次服用,并可配合外洗。3)冬瓜汤:带皮冬瓜250克,切块,煮汤食用。4)黄瓜煎:黄瓜皮30克,加水煎煮沸3分钟,加糖适量,1日3次,分服。5)绿豆海带粥:绿豆30克,水发海带50克,红糖适量,糯米适量。水煮绿豆、糯米成粥,调入切碎的海带末,再煮3分钟加入红糖即可。2外治法 湿疹除内服用药(食)外,同时配合外治法,疗效会更好。外治方:1)紫草油:紫草9克,用香油适量炸焦,待油成紫色捞出紫草即可,每日数次,用油涂患处。2)鸡蛋馏油:鸡蛋7个,煮熟取蛋黄,锅内放麻油50~100克,文火将蛋黄内油熬出,待蛋黄呈焦糊状即可,取油频涂患处。3)乌贼骨适量研细粉,散敷湿疹处,每日数次,适用于有渗出者。4)文蛤散:文蛤100克,川椒50克,轻粉3克。将文蛤打成细块,炒至金黄,入川椒同炒至黑色,以起烟为度,入密封罐内封存。第二日加入轻粉,共研细末。香油调搽。5)包云膏:松香末60克,硫磺末30克,研匀,麻油拌成糊状,摊于纱布上卷成如指头粗条,用线扎紧,再入麻油中泡1天,取出。用火点一头,下用粗碗接着。布灰陆续剪去,取所滴药油,浸冷水中一夜,外搽用,尤适合伴局部感染者。6)土豆洗净,切碎捣烂,敷患处,用纱布包扎,每昼夜换药2~3次 湿疹是皮肤对多种外在和内在因子的过敏反应,儿童及成年人都很常见,以一岁以内的婴儿发病率最高,其病因复杂,遗传过敏性体质、胃肠道功能障碍、体内存在细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虫等慢性感染灶以及紧张、劳累和精神创伤等与湿疹的发病有关。冷热刺激、搔抓、穿化纤或纯毛衣服、真菌孢子、尘螨、小动物的皮毛及分泌物、牛奶、鸡蛋、海产品及牛羊肉等都可能是湿疹的诱发因素。? 湿疹按皮损表现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三期。急性期以红肿、水疱、糜烂和渗出为主要表现。亚急性期以小疙瘩、鳞屑、结痂为主要表现。慢性期以干燥、粗糙、皮肤增厚及色素沉着为主要表现。湿疹常伴有轻重不一的瘙痒,皮疹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如手、足、肘窝、腿窝、头、面、小腿外侧、肛门外生殖器等处,对称发生于身体两侧。一岁以内的婴儿湿疹常局限于头面部,按其皮损表现分为二型,即渗出型和干燥型。渗出型湿疹好发于较胖的婴儿,以头面部红肿、糜烂、渗出为主要表现,常伴有剧烈瘙痒。干燥型湿疹多见于较瘦弱的婴儿,以成片的小疙瘩、鳞屑为主要表现,瘙痒相对较轻,随年龄增长,皮疹逐渐向躯干及四肢发展。湿疹病程呈慢性,反复发作,时轻时重,用药后皮疹很快消退,停药后易复发,病程长达数月,乃至数年,但大多数婴儿湿疹随年龄增长病情逐渐缓解。 湿疹的治疗包括内用疗法和外用疗法。内用药以口服抗组胺药为主,如扑尔敏、苯海拉明等。外用药应根据皮损特点来选择,如皮损以红肿、糜烂、渗出为主时,可予3%硼酸水做冷湿敷,每次二十分钟,每日四至六次。如皮损干燥,以小疙瘩、鳞屑为主时,可选择治疗湿疹的软膏。皮损比较严重时,外用激素类药膏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外用药的选择应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