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村精神卫生服务力量薄弱 1.心理疾病 引发自杀的第一诱因是严重的抑郁症,我国年轻人尤其是拥有大学学位的人在抑郁症患者当中占有极高的比例。年轻人缺乏应对困难的经验,容易患抑郁症并由此引发更严重的心理危机。 2.恋爱失败 南京危机干预中心的调查显示,恋爱失败占大学生自杀原因的44.2%。 3.学习压力 调查显示,学习压力占大学生自杀原因的29.8%。过去高校自杀的学生中以本科生居多,现在硕士和博士自杀的比例呈增加趋势,这是由于高学历学生面临的压力比过去更突出。 4.家庭原因 经研究,中国有70%的家长的教育方式不合格,其中30%是过分保护,30%是过分监督,10%是严厉惩罚、传统的打骂式。这些不合格的教育方式带来的结果就是年轻人的承受挫折能力差,适应能力差。此外,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大都是独生子女,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弱,缺乏社会责任和对人生价值观的认识,遇到挫折可能采取极端行为。 5.社会压力 当前社会上对大学生的评价及其待遇、地位都较以前下降,加上市场经济带来的竞争压力,让学生们对找工作深感焦虑,并产生自卑感。 大学校园围墙挡不住社会压力来袭 学生存靠奋斗 预防自杀日 “世界预防自杀日”(World Suicide Prevention Day),2003年9月10日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为首个“世界预防自杀日”。 自杀的预防 提高心理健康素质 普及有关自杀的知识 减少自杀的机会 建立预防自杀的专门机构 规范有关自杀事件的报道 案例分析一 某年5月7日晚9时10分左右,北京大学理科二号楼一男子从九层的天台坠楼,落在楼底天井的西北角。而在15天前,北大一女生从同一座楼上跳楼身亡。 这两位大学生为什么跳楼死亡? 案例分析二 一个来自南方小镇的女大学生英子离开父母到远方求学,陌生的环境和生理心理的双重痛楚都导致她的苦恼,当她休学再次回到学校时,没有能忍受住陌生的环境带来的痛苦,最终走向了自杀的道路。 小结 summury 社会病的概述及特征 自杀的分类及预防 谢谢大家! * * 社会病防治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Sociopathy 社会医学教研室 社会病的概述 内容 contents 自杀的概念,分类 自杀的 流行 特征 自杀的 社会 根源 自杀的 预防 社会病的概述 人口问题,生态问题,环境污染问题,贫穷问题民族和种族问题,社会文化冲突问题,婚姻家庭问题,老年人,独生子女,残疾人,青少年犯罪,物价,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问题 社会问题 各种违法违纪行为、犯罪行为 越轨行为 社会病的概述 ?社会病”是介于?社会问题”和?越轨行为”之间的一个概念。 所有的越轨行为都有可能成为社会问题,很多的社会问题都与人们的越轨行为有关。 可以说是某些社会问题的集合。 一、概念 社会病 指由社会原因造成的,与社会发展和进步方向相违背的社会性的现象,这些现象与人群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 如性病,艾滋病,自杀,吸毒,酗酒,少女妊娠,离婚,车祸,精神障碍等。 社会病已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健康问题。 社会病也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 二、社会病特点 社会病具有公共性 社会病产生根源的复杂性 社会病的严重危害性 社会病防治需要全社会的努力 自 杀 suicide 个人在意识清楚的情况下,自愿地(而不是被别人所逼迫)采取伤害、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称为自杀(Suicide)。 走进日本被诅咒的自杀森林 自杀的分类 自杀的流行特征 自杀死亡率: 西欧、东欧、俄罗斯和日本自杀率较高,澳大利亚(13.02/10万)\美国、英国较低。据估计,全世界每年自杀人数超过100万(中国约20万) 性别分布: 世界大多数国家:男性高于女性 3:1 自杀未遂:女性高于男性 3:1 我国:男女比例 0.8:1 年龄分布 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60岁及以上最高 青少年死亡率有上升的趋势,15—34岁年龄组是一个高峰 人群分布: (1)移民:欧裔和华裔的自杀率均高于居住国本地居民。 (2)职业:我国自杀的高危人群是学生、待业者、家庭主妇、小贩和农民等。 (3)婚姻状况:离婚者自杀率最高,丧偶和未婚者次之,已婚最低。 (4)文化水平:我国文化程度越高,自杀率越低;英国正好相反。 (5)宗教:宗教信仰对自杀有抑制作用。 (6)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