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电显示技术0_LCD驱动原理.ppt

  1. 1、本文档共7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液晶与液晶显示器 2.1 液晶与液晶显示器(LCD) 上述这些条件对于基于各种显示方式的LCD来说应该说是共同的要求。当然,对应不同类型的LCD,因所用液晶的类型、介电各向异性的正负、双折射率的大小、有无必要采用添加剂等当然会有所不同(参照表2-1)。 这种多成份液晶的混合方法,并不仅仅是对每种单体液晶所具有的特性、功能等进行简单的加成,而是要求产生单体液晶单独所不能实现的某些性能。例如,可以通过多成份液晶混合,使液晶相的温度范围扩大等。 第二章 液晶与液晶显示器 封接材料一般使用热硬化性环氧树脂封接剂,但对可靠性要求特别高的情况,也有时采用玻璃封接剂等。控制液晶盒间隙的隔离子一般采用颗粒状或纤维状的玻璃或塑料。 第二章 液晶与液晶显示器 第二章 液晶与液晶显示器 第二章 液晶与液晶显示器 LCD与驱动电子电路的电气连接方式有承插式连接器、弹性连接器、柔性连接器、各向异性导电膜等。 透射型LCD所必需的背照光源有冷阴极型和热阴极型荧光灯、有机EL、LED、白炽灯等。 ③倾斜(tilt)分子排列:液晶分子相对于双方基板表面呈一定角度倾斜,且呈同一方向的排列; ④混合(hybrid)分子排列:液晶分子与一方的基板表面垂直,与另一方的基板表面按同一方位呈平行排列,全体分子的排列均在两基板间发生连续的90°的扭转; ①垂直取向处理:通过对基板表面处理,可使液晶分子的长轴方向与基板表面垂直排列; ②平行取向处理:通过对基板表面处理,可使液晶分子的长轴方向与基板表面平行排列; ③倾斜取向处理:通过对基板表面处理,可使液晶分子的长轴方向与基板表面只按确定的角度倾斜排列。 第二章 液晶与液晶显示器 静态驱动 多路传输(单纯矩阵)驱动 LCD的驱动方式 有源矩阵驱动 热寻址驱动 光寻址驱动 第二章 液晶与液晶显示器 什么是液晶?按分子排列方式,液晶分为几类? 为什么施加电场能引起液晶分子排列的变化? TN型和STN型显示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 根据彩色生成原理不同,可以将液晶显示分成哪几类? 按照光路来分,液晶显示又有哪几种方式? LCD的构造中,分子取向层和隔离子的作用是什么? LCD的多路驱动中存在什么效应?会带来什么后果?通过什么方法可以抑制这种效应? 什么是有源矩阵驱动? 二极管寻址矩阵液晶显示 普通矩阵液晶显示屏的扫描行数存在极限的原因之一在于液晶像素的电容性负载,即具有双向导通性。如果在像素上串联一个二极管,使像素具有非线性特性,就可突破上述极限。 第二章 液晶与液晶显示器 TFT矩阵驱动LCD 行电极称为栅极母线,列电极称为漏极母线,源极与液晶的象素电极相连,并联的电容增加了液晶象素的弛豫时间. 工作原理: 当扫描到某一行时,该行上的全部FET导通.同时各列将信号电压施加到液晶象素上,即对并联的电容充电.该行扫描过后,各FET处于开路状态,不管以后列上信号如何变化,对未扫描行上的象素都无影响.即信号电压可以在液晶象素上保持接近一帧时间. 第二章 液晶与液晶显示器 图2-39 有源矩阵驱动LCD及其中薄膜三极管(TFT)的结构 FET有源矩阵驱动型LCD基本结构 第二章 液晶与液晶显示器 第二章 液晶与液晶显示器 2.7.1 LCD技术发展回顾 自1968年第一块液晶显示器问世以来,LCD技术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68-1972年) 1968年美国无线电(RCA)公司研制了动态散射型(DSM)液晶显示器,1971-1972年制造出采用DSM液晶的手表,标志着LCD技术进入实用化阶段。 第二章 液晶与液晶显示器 第二阶段(1971-1984年) 1971年瑞士人发明了扭曲向列型(TN)液晶显示器,日本厂家使TN-LCD技术逐步成熟;又因制造成本和价格低廉,使其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得以大量生产,而成为主流产品。 第二章 液晶与液晶显示器 第三阶段(1985-1990年) 1985年后,由于超扭曲(STN)液晶显示器的发明及非晶硅薄膜晶体管(a-Si TFT)液晶显示技术的突破,LCD技术发展进入了大容量显示的新阶段,使

文档评论(0)

taotao0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