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杂草图谱精讲述.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林业杂草图谱精讲述

林业主要杂草 中文名:菟丝子 中文其他名称:金灯笼、大菟丝子、黄丝藤、无娘藤 菟丝子 播娘蒿 中文其他名称:大蒜荠,米米蒿,眉毛蒿,麦苈蒿 棒头草 野老鹳草 狗牙根 中文其他名称:绊根草、 爬根草   白茅 中文名称:白茅   中文其他名称:茅针、茅根   学名:Imperata cylindrica (L.) Beauv. var. major (Nees) C. E. Hubb.   英文名:Lalang Grass   形态描述:多年生草本。苗期3-4月,花果期4-6月,根茎和种子均能繁殖,但多以根状茎繁殖。匍匐根茎细长,横卧地下,节上具褐色或淡黄色鳞片状叶和不定根,繁殖力极强。蔓延甚速,其根茎如遭切割,切割的长度和埋入的深度能左右其成活率,根段长的成活率高于短的,埋土的深度越大成活率越低,4cm的根段在10cm以下的土层中就不能成活,受损伤的茅根埋在25cm以下,就不能成活或者将茅根暴露于热而干燥的土表也能致死。一般3月下旬-4月上旬根茎发芽出土,5-6月即抽穗开花。秆丛生,直立,高20-80cm,具2-3节,节具白色长柔毛。叶片条形或条状披针形,多集结于基部,叶背主脉明显突出,顶生叶片较小,长1-3cm,宽1-2mm。叶鞘无毛或上部边缘和鞘口具纤毛,老熟时基部常破碎成纤维状,叶舌膜质,钝头,长约1毫米。圆锥花序圆柱状,分枝短而密集;小穗成对着生于穗轴节上,小穗长3-4mm,基部密生白色长丝状毛,将小穗完全隐藏,小穗含2小花.仅第二小花结实。成熟时自小穗柄上带着柔毛一同脱落,随风飞散,颖果倒卵形,长约1mm,宽约0.3mm,棕黄色,落地以后即可发芽。   生物学特性:多生于路旁、山坡、草地,为果园、桑园及茶园的恶性杂草,亦发生于耕作粗放的秋熟旱地。尤以亚热带及热带地区果园、茶园、橡胶园危害严重,发生严重的不仅引起减产,而且使整个果园、茶园退化,丧失生产能力。适应性强,耐荫、耐瘠薄和干旱,喜湿润疏松土壤,在适宜的条件下,根状茎可长达2-3米以上,能穿透树根,断节再生能力强。常一片一片形成密集的群落。是褐飞虱和灰飞虱的寄主。分布几遍全国,尤以黄河流域以南各省区危害较重。   防治策略:采用草甘膦、百草枯等灭生性除草剂,在枝节抽穗期进行叶面喷雾效果较好。药剂选择上,还可以使用甲咪唑烟酸,但仅限于非耕地场所。药液对水量采取高限,以便于群体能充分接触到药剂。对于个体高大的,茎叶喷雾难以达到足够的效果,在用药技术上可以考虑采取草甘膦浓药液涂抹的方式进行。也可结合种植绿肥覆盖地表,进行综合治理。 两耳草 双穗雀稗 中文名称:双穗雀稗   中文其他名称:红拌根草、过江龙、游草、游水筋   拉丁学名:Paspalum distichum L.   英文名:Knotgrass Ft. Thompsongrass   形态描述:多年生草本,通常夏季抽穗,主要以根茎和匍匐茎繁殖,种子也能作远途传播。匍匐茎实心,长可达5-6m,直径2-4mm,常具30-40节,水肥充足的土壤中可达70-80节,每节有1-3个芽,节节都能生根,每个芽都可以长成新枝,繁殖竞争力极强,蔓延甚速。于4月初匍匐茎芽萌发,6-8月生长最快,并产生大量分枝,花枝高20-60cm,较粗壮而斜生,节上被毛。叶片条状披针形,长3-15cm,宽2-6mm,叶面略粗糙,背面光滑具脊,叶片基部和叶鞘上部边缘具纤毛,叶舌膜质,长1.5mm。总状花序2枚,个别3枚,指状排列于秆顶。小穗椭圆形成两行排列于穗轴的一侧,含2花,其中一花不孕。花果期6-10月。   生物学特性:性喜水湿环境,生长于水旁、水沟边和水田边,海边也有生长,为水田及湿润秋熟旱作物地的主要杂草之一。常成单一的群落。生长势很强,很难消除。多从沟边、埂边逐渐侵入农田的方式,形成草害,直至草荒。是叶蝉、飞虱的越冬寄主。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区。   防治策略:双穗雀稗在四川是让人非常头疼的杂草,尤其侵入水稻田之后,防治成为很大的难题。目前水田能使用有效的化合物有五氟磺草胺、环苯草酮,氰氟草酯据反应耐药性上升得特别快。空闲地与果桑茶园里的双穗雀稗可以使用草甘膦或百草枯来防治当年的地上部分,要防治地下部分需要两次用药(可参加286楼“狗牙根”项下相关部分)。阔叶作物田中的双穗雀稗可以使用环己烯酮类除草剂直接处理,需要加大用药量,最好也是采取两次用药以压低来年的危害。芳氧苯氧羧酸类除草剂各地反应效果不一,甚至有说已经产生耐药性的,但相关的耐药性目前我还没有见到有正式的书面报道,大家可以在本地小区验证一下。 芦苇 中文名称:芦苇   中文其他名称:苇子、蒹葭(古汉语)   拉丁学名:Phragmit

文档评论(0)

11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