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教案分析.docVIP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植物保护教案分析

植物保护教案 ——作物主要病害部分 主讲教师:吴郁魂 “作物主要病害”教案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 植物保护课程组 2006年3月修订 作物主要病害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作物主要病害是植物保护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主要讲授为害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和薯类等作物病害的症状、病原、病害循环、发病条件和防治措施等系统专门知识与应用技能。使学生从理论上认识防治农作物病害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了解主要农作物病害发生、危害与分布,掌握主要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防治原理、方法,研究进展及动向;具备识别主要病害的基本知识,掌握诊断病害的常规技能和技术,具有独立分析、解决农作物病害问题的能力。 时间安排: 作物主要病害课堂系统讲授22学时左右。 第一次课(2学时) 本次课讲授:稻瘟病 引入稻瘟病识别要点-分析发病 讲授法、提问式、课件等 五、讲授的内容提要 一)水稻病害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4,年产量将近占全国粮食总产的1/2。水稻病害的危害一直严重影响水稻的生产,如不进行有效地防治,年均损失产量300亿公斤,即使在现行防治条件下,年均损失可能达200亿公斤。因此,研究和防治水稻病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水稻病害的种类很多,全世界有近百种,我国正式记载的达70余种,有经济重要性的有20余种,其中稻瘟病、纹枯病和白叶枯病发生面积大、流行性强、危害严重,是水稻上的“三大重要病害”。如下图: 稻瘟病侵染循环鉴于稻瘟病具有流行性、暴发性、区域性的特点,因此,在防治策略上应采取区域防治的控制策略综合防治具体措施如下:??(1)突出重点,开展区域防治。由于稻瘟病发生具有很强的区域性,因此,准确划分不同的稻瘟病发生区,在此基础上采取不同的防治策略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根据多年研究,影响我省稻瘟病发生区域不平衡的主要生态指标是:酸性土壤面积比、土壤平均PH值、5—6月雨量、海拔500—800米栽插水稻面积比,森林覆盖率。在此基础上,结合四川水稻主要病虫区划和近年稻瘟病实际发生情况,我省稻瘟病重发区域主要是雅安、达州、巴中、广元、凉山、攀枝花大部,宜宾、泸州南部,成都、乐山、眉山西部,绵阳北部及南充的仪陇、阆中等地近50个县区,其中以川东北和川南部分稻区最为突出。一般发生区主要包括南充、自贡大部,泸州、宜宾北部,眉山、乐山东部等地的开阔敞阳平坝区。零星发生区主要包括成都、德阳、遂宁、内江、资阳、绵阳、广安等地的平坝及浅丘区。要注意不同质源品种的合理搭配和布局,尽量避免品种的长期单一种植,多种品种集团当家,合理布局,在稻瘟病常发、重发区淘汰抗性较差的汕优系列、优系列,金优系列等品种。在适宜稻区,推广杂糯间栽、生物多样性等新技术控防稻瘟病。  纹枯病 引入纹枯病病 讲授法、提问式、课件等 五、讲授的内容提要 (二) 水稻纹枯病症状从苗期至穗期都可以发生,主要侵染叶鞘和叶片,以抽穗前后发病受害最重。叶鞘发病先在叶鞘近水面处出现水渍状、暗绿色、边缘不清楚的小病斑,后逐渐扩大成椭圆形或云纹状病斑,病斑边缘暗绿色,中央灰绿色,天气干燥的条件下,病斑边缘褐色,中央草黄色至灰白色,经常几个病斑相互愈合成为云纹状大斑块。重病叶鞘上的叶片常发黄或枯死。叶片发病的病斑与叶鞘相似,但形状不规则,病斑外围褪绿或变黄,病情发展迅速时,病部暗绿色似开水烫过,叶片很快呈青枯或腐烂状,病害常从植株下部叶片向上部叶片蔓延。穗部发病轻者,穗呈灰褐色,结实不良;重者不能抽穗,造成“胎里死”或全穗枯死。在多雨多湿的条件下,病部产生白色或灰白色蛛丝状菌丝体,形成白色绒球状菌丝团,最后变成褐色坚硬菌核。在潮湿条件下,病组织表面有时常产生一层白色粉末状子实层(担子和担孢子)。 纹枯病病 2.病原菌病原真菌的无性世代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uhn),半知菌亚门丝核菌属。有性世代为瓜亡革菌(Thanatephorus cucumeris (Frank) Domk),担子菌亚门亡革菌属。形态:菌丝幼嫩时物色,老熟时浅褐色,较粗?8-12μm。分枝与主枝成锐角,分枝处缢缩,距分枝不远处有分隔菌核由菌丝体交织纠结而成,初期白色,后变为暗褐色,扁球形、肾形或不规则形,表面粗糙,有菌丝相连,一般?1-5mm。 担子倒卵形或圆筒形,顶生2-4个小梗,其上各生一个担孢子,担孢子单胞、无色、卵圆形。寄主范围:立枯丝核菌的寄主范围很广,自然发病的寄主有15科近50种植物、人工接种的发病寄主可达54科210种植物。生理分化:用菌丝融合法将立枯丝核菌区分为7个融合(AG,Anastomosis-Grop),水稻纹枯病菌为AG1病害循环 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也能以菌核和菌丝在病稻草、田边杂草和其他寄主上越冬。水稻收割时大量菌核落人田间的土壤中,成为第二年或

文档评论(0)

11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