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概论概要
免疫学 主要内容 绪论 抗原 免疫球蛋白 补体 细胞因子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粘附分子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系统 8. 抗原呈递细胞及其他免疫细胞 9. 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10.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11. 超敏反应 12. 免疫检测技术及应 用. 主要参考书 简明免疫学原理,吴石金,孙培龙 主编 Roitt免疫学基础,Ivan M.Roitt, Peter J.Delves, 丁桂凤 主译 免疫学教程,高晓明 编著 医学免疫学,龚非力 主编 第一章 绪论 历史上因微生物引起的疾病曾对人类造成极大的危害,如鼠疫、天花。 人类在与疾病的长期斗争过程中,不断发现各种致病微生物,不断地寻找防治的方法,如人痘苗接种。 免疫学是人类与传染病的长期斗争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而发展形成的一门学科。 第一节 免疫接种与传统免疫 免疫:免患瘟疫,免除疫病 “疫”:民皆病谓之疫 = 流行性传染病 “瘟疫”:烈性/急性的流行性传染病 immune/immunity:来自拉丁语immunis immunis: except from charges/duties 传统的“免疫”概念: 对传染病的再感染或再发病有抵抗力 一、人痘苗及其应用—经验免疫学时期 在古代人类,传染病经常大流行,病死率很高。 古代人们就发现,得过某种传染病痊愈后,即获得抵抗这种传染病的能力,这就是免疫。 中国古代发明了人痘苗接种的方法预防天花,被世界公认为免疫学研究的开端,是免疫学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 中国发明人痘苗接种预防天花 人痘接种方法从中国传到欧洲 英国驻土耳其大使夫人Mary Wortle Montagu将人痘接种技术传到英国等国家 二、牛痘苗的发明 1791年,英国乡村医生琴纳(Edward Jenner)用牛痘痂接种预防天花,发明了牛痘苗。 三、减毒活疫苗--实验免疫学时期 1890年,巴斯德用长期培养后减毒的鸡霍乱弧菌制备成活菌苗,预防鸡霍乱,此后又制备成功炭疽杆菌死菌苗和狂犬病毒减毒活疫苗。(人工主动免疫) 确定病原微生物的“郭霍法则” Late 1800’s: Koch 郭霍创立固体培养基培养法,并提出了著名的确定病原微生物的“郭霍法则” Infectious disease caused by microorganisms Specific pathogens cause specific disease 创用固体培养基,使细菌有可能从环境或病人排泄物等标本中分离成为纯培养,利于对各种细菌的特性分别研究。 创用了染色方法和实验动物感染,为发现多种传染病的病原菌提供实验手段。提出了著名的郭霍法则(Koch’s postulates,1884)。 郭霍法则(Koch’s postulates,1884)。认为: ①特殊的病原菌应在同一种疾病中查见,在健康人中不存在; ②该特殊病原菌能被分离培养得纯种; ③该纯培养物接种至易感动物,能产生同样病症; ④自人工感染的实验动物体内能重新分离得该病原菌纯培养。 郭霍法则作为鉴定新病原体的基本原则,至今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890年,培林(von Behring)和北里(Kitasato),在Koch实验室制造抗白喉杆菌外毒素血清治疗白喉。(人工被动免疫方法) 第二节 免疫的新概念 及对免疫功能的认识 不同个体间输血或异体组织器官移植,都可能发生严重的反应。 花粉、动物血清等进入机体后,也会引起不同的反应。 这些物质都不是病原微生物,为什么也会刺激机体发生严重反应? 一、对传统免疫的新认识 研究发现,凡异物进入机体均可引起排斥反应。 在对异物的排斥反应中,并不总是对机体有利。 输血反应、器官移植排斥反应、花粉和动物血清引起的变态反应等,都是机体免疫系统对“异物”产生免疫应答的结果,说明免疫的作用不仅仅是抵抗微生物感染。 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生理反应, 当外来异物(抗原)进入机体后, 机体能识别“自己”或“非己”, 对非己物质发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 排除抗原性的非己物质; 免疫过程并不总是有利于机体, 有时也可引起机体损害。 二、“免疫”的现代概念 “免疫”是机体识别自身成分和排除抗原性异物,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功能。 免疫反应通常对机体有利,但有时也可能损害机体。 三、免疫的功能与表现 第三节 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 一、非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non-specific immunity)是种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天然防御功能。又称为固有性免疫(innate immunity)、先天性免疫或天然免疫。 特点:①作用广泛,无特异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19公路工程施工安全防护设施技术指南广东版》贯标培训资料.pptx VIP
- 2024-2025学年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冀少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Q_GJXH 5-2020玻璃门锁企业标准.pdf
- 石油钻采设备及工艺自喷井采油及设备.pptx VIP
- 《 甘肃省公路工程施工安全内业资料指南 》.pdf VIP
- 三类汽车维修管理制度.docx
- 中美网络众筹融资模式比较研究--以Kickstarter和点名时间网站为例.pdf VIP
- 211安全工作法讲义 中原油田安全环保处.ppt VIP
- 2025年小学秋季开学家长会《育心育智,共促成长》.pptx
-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分析.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