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纳米定位技术_v3.ppt

  1. 1、本文档共9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微纳米定位技术_v3

Linear-play operator: a physical model; b rate-independen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 * * 4.3 微纳米定位技术在微纳米加工中的应用 Nanomachining lithography 纳米雕铣 纳米铣削 超声波直线电机是利用超声波振动进行驱动的电机 * * 超声波直线电机是利用超声波振动进行驱动的电机 * * 桥式放大机构 放大倍数 桥式放大机构 PZT最大行程:38um 微动台单方向最大行程:119um 3. 微纳米定位系统的控制方法 磁滞(hysteresis) 磁滞是压电陶瓷驱动器的固有非线性现象,具有复杂的多值映射、非局部记忆性等非线性特性 一般情况下,其正向曲线和反向曲线的磁滞误差可以高达15%。 3.1 纳米定位的限制因素 振动(vibration) 当驱动信号的频率接近于压电扫描器本身的固有频率时,会引起共振现象,使得扫描器的运动轨迹发生扭曲。 交叉耦合(cross-coupling) 不同轴之间的相互作用 蠕变(creep) 一般发生在扫描速度较慢的情况下。 可以通过明确的数学模型描述,也可以通过常规的PID反馈来消除。 3.2 纳米定位控制方法 纳米定位控制器一般有如下三种结构: 前馈控制(feedforward) 反馈控制(feedback) 混合控制(feedforward+feedback) 前馈控制 前馈控制的主要作用是改善跟踪性能,一般有两种方式: 逆磁滞补偿——补偿磁滞非线性,线性化模型 基于模型的前馈——补偿振动特性,提高跟踪带宽 逆磁滞补偿(Inverse Hysteresis Compensation) 定义:通过建立磁滞逆模型,根据期望轨迹,计算出控制输入,补偿磁滞非线性。 逆磁滞补偿(Inverse Hysteresis Compensation) 逆磁滞补偿步骤: 方法一: 建立磁滞模型 磁滞模型的参数辨识 求解磁滞逆模型 方法二: 直接建立磁滞逆模型 磁滞逆模型的参数辨识 重点: 磁滞模型的选择; 模型参数的辨识。 逆磁滞补偿(Inverse Hysteresis Compensation) 磁滞模型分类: 逆磁滞补偿(Inverse Hysteresis Compensation) 模型参数的辨识: 基于导数的方法:最速下降法、牛顿法…… 直接搜索的方法:单纯形法、信赖域法…… 智能算法:遗传算法、进化算法、蚁群算法、粒子 群算法、神经网络算法…… 逆磁滞补偿(Inverse Hysteresis Compensation) 应用:压电驱动的微操作器的磁滞补偿 逆磁滞补偿(Inverse Hysteresis Compensation) 应用:AFM的磁滞补偿 基于模型的前馈(Model-Based Feedforward) 前馈输入的求解方法 dc-Gain Inverse: Inverting Periodic Trajectories: Exact Inverse: Optimal Inverse: 应用:轨迹跟踪 基于模型的前馈(Model-Based Feedforward) 应用:STM扫描 基于模型的前馈(Model-Based Feedforward) 应用:AFM扫描 基于模型的前馈(Model-Based Feedforward) 应用:提高压电扫描器的定位带宽 基于模型的前馈(Model-Based Feedforward) 反馈控制 反馈控制可以用来消除磁滞、蠕变、振动等特性,实现精密定位。 最大的问题就是低增益裕量。 其结构形式如下: 积分控制(Integral Control) 积分控制是最常用的一种反馈控制方法。 优势:在低频处可以提供高增益反馈,克服蠕变和磁滞非线性。 缺点:高频率时失效。 应用:商用的SPM。 高增益反馈控制(High-gain Feedback Control) 控制结构:陷波滤波器+高增益反馈控制器 陷波滤波器传递函数: 作用:解决反馈控制器的低增益问题,“整平”尖锐的共振峰,实现高频处的精密定位。 高增益反馈控制(High-gain Feedback Control) 应用:纳米定位平台的共振控制 大大减少了平台在第二共振频率处的增益 高增益反馈控制(High-gain Feedback Control) 应用:AFM中压电扫描管控制 幅值裕量从-17.05dB 增加到30.86dB 混合控制 前馈+反馈 前馈控制——improve system performance 反馈控制——account for modeling errors

文档评论(0)

zw404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