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化试验电泳技术要点解析
电 泳 技 术 本次实验利用SDS方法检测层析液中的抗体 【原理】 1、抗体IgG由两条重链(分别为50kD)和两条轻链(分别为25kD)组成。 2、 SDS能确定样品中蛋白质的分子量。 【流程】 1、从各收集管中取出部分样品,进行SDS电泳。 2、利用标准蛋白样品的分子量和迁移率,绘制标准曲线。 3、根据各收集管中蛋白的迁移率,计算分子量。 4、根据各收集管中是否同时含有50kD和25kD的条带,确定该管中是否含有抗体, 利用SDS方法检测层析液中的抗体 利用SDS方法检测层析液中的抗体 【预期检测结果】 泳道2、标准分子量蛋白 泳道3、不结合的蛋白峰 泳道4-10、结合的蛋白峰1,含抗体蛋白 泳道11-15、结合的蛋白峰2,含杂蛋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IgG重链50k IgG轻链25k NaCl浓度 0 1.0 A 280 nm 操作步骤 1:清洗玻璃板,组装(按上次实验分组,每组制两块胶) 2:制分离胶,10% 3:制浓缩胶, 4:加样, 5:通电,开始100 V,样品进入分离胶后,改为150 V 6:染色,1小时 7:脱色,1-3天 利用SDS方法检测层析液中的抗体 * 电泳技术 * 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化学实验 之 2013.9 1. 电泳技术的基本原理 电泳: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定向移动。 影响泳动率的因素: 内因:1.净电荷 2.质点大小 3.质点形状 外因:1.电场强度 2.缓冲液的pH 3.离子强度 1. 电泳技术的基本原理 电泳类型 ⑴区带电泳 纸电泳、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粉末电泳、细丝电泳、凝胶电泳。 凝胶电泳包括:琼脂糖凝胶、淀粉凝胶、硅胶凝胶、聚丙烯酰胺凝胶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包括:垂直板、盘状、等电聚焦、梯度、双向电泳 ⑵自由界面电泳 支持物为溶液,很少用。 2.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原理 聚丙烯酰胺凝胶是由单体丙烯酰胺(acrylamide,简称Acr)和交联剂N,N-甲叉双丙烯酰胺(N,N-methylene-bisacylamide,简称Bis)在加速剂 N,N,N,N-四甲基乙二胺(N,N,N,N-tetram-ethyl ethylenedia mine,简称TEMED)和催化剂过硫酸铵(ammonium persulfate (NH4)2S2O3,简称AP)或核黄素(ribofavin即vita min B2,C17H2O6N4)的作用下聚合交联成三维网状结构的凝胶,以此凝胶为支持物的电泳称为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简称PAGE)。 2.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原理 聚合反应: 丙烯酰胺 (acrylamide) 聚丙烯酰胺 (polyacrylamide) 单体 交联剂 三维网状立体结构的大分子 甲叉双丙烯酰胺 (bisacrylamide) 催化聚合 + 网孔的大小取决于单体和交联剂总量和比例 2.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原理 催化系统 光聚合: 核黄素为催化剂(阳光,日光),用于制大孔胶。 化学聚合: 过硫酸铵(NH4)2S2O3 (APS)作为引发剂, N,N,N’,N’-四甲基乙二胺(TEMED)作为加速剂, 用于制小孔胶和大孔胶。 2.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原理 分离机制:三种物理效应 1)电荷效应:每种蛋白质分子所载有效电荷不同,因而迁移率不同。有效电荷多的,泳动的快,反之则慢。 2)分子筛效应:分子量大小和形状不同的蛋白质通过一定孔径的分离胶时,受凝胶阻滞的程度不同,表现出不同的迁移率。 3)浓缩效应:样品在分离之前,首先在浓缩胶得到浓缩,变成狭窄(很薄)的样品带,使分辨率大大提高。 样品浓缩效应:由凝胶系统的不连续性产生。 ①凝胶孔径不连续性 ②缓冲液离子成份的不连续性 ③PH的不连续性 2.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原理 2.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原理 负极 正极 浓缩效应 电荷效应 分子筛效应 电泳缓冲液 Tris-Gly,pH 8.3 样品 Tris-HCl,pH6.7 浓缩胶,T=2.5% Tris-HCl,pH6.7 分离胶, T=7% Tris-HCl,pH8.9 电泳缓冲液 Tris-Gly,pH 8.3 3.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ABAQUS网格划分:一种新的流程和方法.pdf VIP
- 2025年水平定向钻市场调查报告.docx
-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项目式教程第3版陈承欢_单元8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维护.ppt VIP
- PEP英语四年级下册期末总复习课件.pptx
- 2024年秋季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学课件(新版教材).pptx
- 民法案例分析(物权法案例分析).docx
- T∕GD1AIA 003-2024 无溶剂有机硅涂覆保护胶.pdf VIP
- 2019-2024年中国玻璃钢管道市场供需分析及.pdf
-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课文原文及练习题.docx VIP
- 风电场风险辨识评估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