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脑复苏-朝阳学习班.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心肺脑复苏新进展 cardiopulmonary cerebral resuscitation (CPCR) 首都医科大学急诊医学系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急诊科 谢苗荣 现代心肺复苏发展历程 现代CPR在50-60年代期间逐步形成; 1956年首次记载除颤器的应用; 1958年,口对口人工呼吸; 1960年,公布胸外按压对恢复心脏骤停者的循环是有效的方法;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期,人工呼吸+胸外按压; 1974年,美国心脏协会(AHA)开始制定了心肺复苏指南; 1980、1986、1992、2000年多次修订再版; 2005年1月22-29日修订(AHA,ICLOR),2005年12月13日的Circulation上刊出; 心肺脑复苏的概念 心肺脑复苏就是试图用各种技术和操作来恢复猝死患者的自主循环、自主呼吸和意识; 心肺脑复苏的目的是挽救突然、意外的死亡, 而不是延长已无意义的生命; 心肺脑复苏的三个基本阶段 基础生命支持 ( basic life support, BLS) 高级生命支持 (advanced life support, ACLS) 持续生命支持 (prolonged life support, PLS) ACLS 生存链的概念 早期识别(early find); 早期呼叫(early access); 早期心肺复苏(early CPR); 早期除颤(early defibrillation); 早期高级生命支持(early ACLS) 脑细胞对缺氧的耐受性 脑细胞对缺氧的耐受性差。正常脑血流40-60ml/100g/min,低于20ml/100g/min脑组织不可逆损害; 缺氧: 10秒—数分钟昏迷; 3分--昏迷24小时以上; 8分--脑皮质细胞不能生存; 心肺复苏过程的关键 时间; BLS?ACLS ?PLS; 方法: 猝死的确定; 复苏的手段; 复苏的程序和方法; 什么是指南? A statement or other indication of policy or procedure by which to determine a course of action(指导路线,方针:对政策或路线的陈述或其它指示,用以决定行动的步骤); 特点 基于循证医学; 针对不同对象; 战略和战术并举; 如何看待指南? 明确对象与场合; 遵循而不拘泥; 2005版心肺复苏指南的特点 对三类问题进行了修改: 针对所有施救者的修改; 针对非医务人员的修改; 针对医务人员实施基本生命支持和高级生命支持的修改。 如何改进、简化复苏培训程序和提高复苏成功率是重点关注的问题,有效不间断的胸外按压的重要意义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一 对呼吸循环的判断 确定呼吸停止立即开始复苏; 确定窒息立即开始复苏; 临终呼吸可视为心脏停止; 确定病人是否应该接受心肺脑复苏应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 意识、呼吸、循环各10秒钟 二 胸外按压和通气的关系 15:2?30:2 对于室颤(VF)导致的心脏骤停(SCA)在第一分钟内,胸外按压的重要性高于通气支持; 缺氧引起心脏骤停,复苏时胸外按压结合通气支持有助提高抢救成功率。 三 如何打开气道 无论患者是否受伤,非专业急救者均使用仰头举颏法(head tilt-chin lift)打开患者气道; 当没有证据表明患者头或颈部受伤时,专业救护者可使用仰头举颏法打开气道; 如果怀疑患者颈部脊髓损伤时应使用双手推举下颌法来打开气道。若托颌法未能成功开放气道,应使用仰头抬颏法; 在CPR过程中,当使用双手推举下颌法不能打开气道时,应使用仰头举颏法。 四 正确的吹气方法 在CPR过程中,各种通气方式包括口对口、口对鼻、面罩通气和高级气道通气,均推荐持续1秒钟,每次吹气应该可见胸部起伏。施救者应避免多次吹气或吹入气量过大。减少吹气时间目的在于尽早恢复中断的胸外按压; 如果患者有自主循环(比如可触知的脉搏),仅需要通气支持,吹气频率为10?12次/分,或者每5?6秒吹气1次。在紧急吹气过程中,每2分钟评价1次脉搏,时间不超过10秒; 给予人工呼吸前,正常吸气即可,无需深吸气; 如果第一次人工呼吸未能使胸廓起伏,在再次使用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后,给予第二次通气; 2人进行CPR的吹气频率为8?10次/分,不需考虑通气与按压同步。通气时胸部按压不需要暂停; 注意防止胃胀气: 环状软骨加压; 口对鼻吹气; 缓慢吹气(持续1秒); 按压上腹部; 五 建立人工气道 建立高级人工气道致使胸外按压中断,施救者应充分考虑建立人工气道和中断按压之间的利弊得失。有时为保证按压的连续性,建立人工气道需延迟到复苏开始数分钟后进行。气管插管仅限于经过充分培训者使用; 临床征象

文档评论(0)

qbjzmxj590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