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讲精练):第11讲 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解析版).docVIP

201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讲精练):第11讲 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解析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讲精练):第11讲 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解析版)

第11讲 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 【2012考纲解读】 《考试大纲》对识记文学体裁常识与作家作品 “重要作家”包括中外文学史上重要作家所处时代或国别,他们的风格流派和主要文学成就。 “重要作品”包括中外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作品,其思想内容、表现技巧、塑造的典型人物形象(包括对人物形象的评价)。 “文学体裁常识”要求了解文学体裁的一般知识,识记重要作品的体裁。 为了减少高三学生识记的负担,这三项都没有列入2003年、2004年高考语文考试的范围,但今年又重新纳入考试范围。在2002年以前,文学常识的考查大多为客观题型,常见的设误类型有以下几种: A.作家作品的错误搭配。 例1:《秋浦歌》——杜牧——唐代——诗歌。(《秋浦歌》的作者应是李白。) 例2:我国著名文学家茅盾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林家铺子》、《李有才·板话》、《农村三部曲》等。(《李有才板话》是赵树理的作品。) B.对作家时代的错误判断。 例3:明代的小说在我国文学史上有很高的地位,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等作品都给后代极大的影响。(吴敬梓是清代作家。) 例4:法国18世纪著名作家巴尔扎克创作的主要小说总称为《人间喜剧》,其中包括《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等。(巴尔扎克生于1799年,卒于i850年,当是法国“十九世纪”著名作家。) C.对作家流派的错误归类。 例5:《项脊轩志》以清淡朴素的笔法写身边琐事,亲切动人。它的作者归有光被认为是“桐城派”的代表人物。(归有光是明代“唐宋派”代表人物,而“桐城派”是清朝中叶的文学流派,代表人物是方苞、姚鼐等。) D.对作品人物的错误分析。 例6:长篇小说《青春之歌》《围城》分别塑造了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形象,从不同侧面反映了知识分子在革命斗争中成长的过程。(《青春之歌》塑造了林道静的形象,反映了她在革命斗争中觉醒、成长的过程;而《围城》只是表现方鸿渐等知识分子在逃往过程中的虚荣、自私等品性,并未反映他们在革命斗争中成长的过程。) E.对文学体裁的错误表述。 例7:散曲包括套曲和杂剧,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曲子形式,体式比较自由。(散曲不能包括杂剧,元曲的种属关系应是: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包括小令和和套曲。) 例8:《哈姆雷特》——莎士比亚——英国——小说。(《哈姆雷特》是莎翁的四大悲剧之一,体裁是戏剧。) 要点4 名句名篇 高考试卷上已经出现的名句,具有下列主要特征。 1.引譬取喻,意蕴丰赡。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3)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 (4)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杜甫《赠花卿》) 这类“名句”具有明晰的象征意义。刘禹锡的诗句揭示了新生事物的不可战胜。李商隐笔下的“春蚕”“蜡炬”是对默默奉献的人们的写真。韩愈的诗句点明了历史潮流的不可阻遏。杜甫的诗句将抽象的听觉形象化。这类“名句”意象丰赡,境界开阔,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受到命题者青睐。 2.饱含哲理,发人深省。 (1)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 (3)流水不腐,户枢不蠹。(马总《意林》) (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这类“名句”写的是寻常事物,作者平中见奇,推出新意,以清新质朴的语言,言常人意中所有笔下所无,提示真理,给人启迪。工作、学习、生活中,人们以之勖勉他人鉴戒自身,产生了独特的审美“效益”,亦为命题者看重。 3.言辞警策,辉映千秋。 (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3)寄意寒星荃小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 中华民族历史上许多脊梁式的人物,彪炳史册,垂范后人,他们表达自己理想信念情操气节的警句,也随着其事迹众口相传。“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人们在钦佩其业绩之同 时,也就很自然地记住了其人之“名句”。 4.绘景融情,体物入微。 (1)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白居易)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3)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 (4)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描绘风花雪月,歌咏湖海山川,古代诗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句。这类“名句”融情于景,情景相生,触发读者思绪,引起读者共鸣,颇具艺术魅力,深受人们钟爱,也很容易为命题者注目。 【难点探究】 择取“名句”的几个方面: 1.首选目标:先秦诸子散文和唐宋近体诗中的“名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by2016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