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2014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章末综合检测
章末综合检测
(90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1.(2012·温州高一检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锌锰干电池是二次电池
B.铜片、锌片、导线和高橙组成的水果电池,负极是铜片
C.铅蓄电池的放电过程,从能量转换形式看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原电池工作时溶液中的阳离子移向负极
答案:C
2.(2013·试题调研)研究物质变化时,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来认识物质变化时所引起的化学键及能量变化。据此判断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后,其结构的稳定性增强,体系的能量降低
B.物质燃烧可看成“储存”在物质内部的能量(化学能)转化为热能释放出来
C.氮分子内部存在着很强的共价键,故通常状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
D.需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收能量的反应
答案:C
点拨: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后,其结构的稳定性增强,体系的能量降低,A正确;物质燃烧可看成“储存”在物质内部的能量(化学能)转化为热能释放出来,B正确;N2内部存在NN三键,分子很稳定,化学性质不活泼,C错误;需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D正确。
3.(2013·试题调研)已知2SO2+O22SO3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O2的能量一定高于SO2的能量
B.SO2和O2的总能量一定高于SO3的总能量
C.SO2的能量一定高于SO3的能量
D.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
答案:B
点拨:如果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放热,B正确,A、C两项错误;放热反应只表明反应物总能量比生成物总能量高,而加热是反应的条件,两者无必然联系,许多放热反应也必须加热才能发生,D错误。
4.(2013·试题调研)有下列物质:①NaOH固体;②浓硫酸;③NH4NO3晶体;④CaO固体。现将它们分别装入有水的锥形瓶里,立即塞紧带U形管的塞子,发现U形管内的滴有红墨水的水面呈现如右图所示状态,判断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答案:B
点拨:U型管内左液面低右液面高,说明容器内温度升高气体压强增大,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有①②④,故选项B正确。
5.(2013·试题调研)已知反应P+Q===M+N是放热反应,下列关于反应能量的变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断裂P和Q中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小于形成M和N中化学键释放的总能量
B.P和Q的总能量大于M和N的总能量
C.P和Q的总能量小于M和N的总能量
D.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答案:C
点拨:从物质储存能量来分析:各种物质都储存化学能,不同的物质所包含的化学能各不相同,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故有反应物的总能量一定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所以C选项错误。A、B、D选项正确。
6.(2013·试题调研)已知①能量越低的物质就越稳定,②白磷转化成红磷是放热反应。据此,下列判断或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相同的条件下红磷比白磷稳定
B.相同的条件下白磷比红磷稳定
C.红磷和白磷的结构不同
D.红磷容易发生自燃而白磷则不会自燃
答案:AC
点拨:根据题目已知信息分析可知在相同条件下白磷的能量高于红磷,故红磷比白磷稳定,A正确,B错误,白磷与红磷互为同素异形体,故红磷与白磷的结构不同,C正确。白磷易自燃红磷不会自燃故D错误。
7.(2013·重庆开县中学第二学期化学阶段性考试)如图所示是Zn和Cu形成的原电池,某实验兴趣小组做完实验后,在读书卡上的记录如下,则卡片上的描述合理的是( )
2012.3.18,实验后的记录:
①Cu为负极,Zn为正极
②Cu极上有气泡产生,发生还原反应
③SO向Cu极移动
④若有0.5 mol电子流经导线,则可产生0.25 mol
气体
⑤电子的流向是:Cu―→Zn
⑥正极反应式:Cu+2e-===Cu2+,发生氧化反应
A.①②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答案:B
点拨:由于锌比铜活泼,在形成的原电池中,锌是负极,铜是正极,电子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负极的反应式为:Zn-2e-===Zn2+,正极的反应式为2H++2e-===H2↑,若有0.5 mol电子流经导线则可产生0.25 mol H2题中记录合理的只有②④。
8.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根本因素是( )
A.温度和压强
B.反应物的浓度
C.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性质
D.催化剂的加入
答案:C
点拨:A、B、D三项均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
9.(2012·温州高一检测)已知可逆反应:N2(g)+3H2(g)2NH3(g) ΔH=-92 kJ·mol-1,下列关于此反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加压可使该反应的反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0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卷化学试卷.doc
- 2008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化学试题.doc
- 200805西城初中一模试题.doc
- 2008年湖北黄冈西河中心学校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检测题(一).doc
- 2008年和2009年浙江省高考通用技术试卷分析比较.doc
- 2008年高考理综化学部分(江苏卷).doc
- 2008级高一苏教版必修《化学1》学科教学指导意见.doc
- 2009-2010初三年级浦东新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附答案).doc
- 2008淮安市四模.doc
- 2009-2010(下)教学计划.doc
- 艾昆纬-放射配体治疗是新加坡癌症治疗的未来 Radioligand Therapy as the Future of Cancer Care in Singapore.pdf
- 上海新高一分班考模拟卷精编(85页).pdf
- 讲义总结盾构测量技术培训讲义.docx
- 医疗器械注册工作要求及文件形成.pptx
- 2024十问“AI陪伴”研究报告:现状、趋势与机会.pdf
- 2025年智能制造领域人才供需洞察报告.pdf
- 变革之风2025年全球投资展望 Winds of change Global Investment Outlook 2025.pdf
- 中建住宅工程交房标准手册.docx
- 施工阶段监理工程师实用书册.docx
- 落地后2025年投资展望 2025 INVESTMENT OUTLOOK After the landing.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