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工作座右铭.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数字工作座右铭

数字工作座右铭 篇一:数字工作座右铭 刘介华老人在家中的花园里。 本报记者 许建立 摄 刘介华是后坡街社区81岁的老党员,他热心社区事务,退休了也没闲下来,他决心在有生之年,健康愉快地活着,继续发挥余热,为群众办更多的好事,继续为社区做贡献。如今身体硬朗的他,对身边人说得最多的是:生命不息,工作不止,争取活过百年。 本报记者 许建立 实习生 刘岩 杨敏 小小年纪便参与消灭 日本兵的行动 刘介华1934年6月生于寿光县侯镇三村的一个贫农家庭。7岁那年,也就是1941年7月日本占领侯镇期间,在共产党地下工作者杨玉儒的指派下,年幼的刘介华参加了击毙日本宪兵“新明七郎”的行动(新明七郎外号叫“鬼大头”)。 刘介华讲述道,当时新明七郎十分凶恶,腰挎手枪,经常无故打人,连日本兵都惧他三分。共产党和国民党两党都想找机会干掉他。终于在共产党联合抗日的感召下,于7月13日寿光侯镇大集这天,国共两党密切配合将新明七郎击毙。 刘介华回忆说,他的舅舅杨玉儒那天来到他家说,“今天要把鬼大头干了,你到街上看看有没有他的踪迹。”刘介华在十字路一小摊处看见一个正在吃花生的人,后来才知道那是国民党十五旅的中队长,名叫郭润生。 “我走到他身边时,他先给了我一把花生,又对我说:小弟弟,你到路西宏源酒坊里看看日本宪兵鬼大头是否在里面?没有你就赶快出来告诉我。当我进去后,看到新明七郎和另一个人在后院北屋喝酒。此时,我就站在该院内的一个井边玩。不一会,我看到他们从屋内出来了,接着我就跟在他俩的后面。当他们刚出了酒坊前门口时,一声枪响,新明七郎立刻头倒在门口的石阶上,直流着血。随后我又看到那位姓郭的队长把鬼大头腰里的手枪卸了下来放到他的箢兜里,立即向西门方向跑了。这时我就从鬼大头的尸体身上跳了过来。回到我家的门口时向舅舅杨玉儒说了此情。他听后很高兴,用手拍了拍我的头后,从北门回杨官庄家了。”刘介华回忆说。 艺术才华初显 工作优秀被评为先进 1945年5月八路军解放了侯镇,当时潍县城仍为国民党占领。“7月参加了儿童团并任团长,发给我马枪(骑马用的)一支,子弹五发,参与侯镇的站岗放哨事务。”刘介华说,他带着儿童团的成员唱革命歌曲和秧歌调,在村子里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唱遍了侯镇九街十八巷和所属五个村。 1947年1月刘介华参加了侯镇区的话剧工作团。据刘介华介绍,当时每到一地演出时,先由指导员讲当前形势和任务,鼓舞群众革命斗志,然后再演出节目。当时演出的节目除了唱歌、跳舞外还演出话剧如“贫女泪”等等。 1953年初,刘介华来到山东省交通厅干校统计班学习了半年。毕业后被分配到潍坊汽车运输公司计划科任统计员。他先后到了二十多个汽车站,布置了驾驶员路簿的填写任务。由于刘介华在统计工作中认真负责,出色地完成任务,在1955年被评为运输公司、潍坊市和山东省交通系统的先进工作者,并发了奖状。 1955年1月22日,刘介华迎来了人生中的大事——结婚。同年9月20日,在潍坊运输公司,加入了共产党,成为一名党员。 曾是大众日报老通讯员 全身心投入国家化工事业 1962年1月23日,明水化肥厂投产时,刘介华与同事共同撰写了新闻稿件《我省工业添新军,一座现代化氮肥厂建成投产》 大众日报头版头条登了出来。以后他自己又写了《明水化肥厂自力更生革新设备,使化肥生产突破了设计水平》等八篇稿件,都在《大众日报》刊载。 刘介华在明水化肥厂工作了十六个年头,他工作非常认真,每天到各车间检查生产情况,对化肥生产的设备、全部工艺和控制指标都比较熟悉。 1973年3月至7月,刘介华受省化工厅、厂领导的指示和化工部的委派到甘肃省天水氮肥厂进行技术攻关。经过摸底调查,以刘介华为队长的攻关组提出了四十条技术革新和生产管理方面的建议。之后又与该厂职工经过两个月的实践,终于在达到生产正常,消耗下降,化肥产量和质量提高,企业管理改进,到四月实现了扭亏为盈,这是该厂五年来第一次盈利。为此还受到化工部通报表扬。 为此,甘肃省化工局天水氮肥厂给山东小氮肥技术攻关队赠送了一个红底黄字的大锦旗,以表示对攻关队的感谢和奖励。此锦旗中间有:“技术攻关成效大,甘肃盛开山东花”的题词。 退休后战胜疾病 连续12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刘介华退休后的第二年(1995年),济南玉泉森信大酒店即将建成营业。玉泉森信大酒店在大众日报上登出了招收“礼仪老翁”广告,计划招八名。刘介华看到后立即到店报了名,“当时竞争很激烈,实际报名者达到了780人”。刘介华回忆说。后经普通话、英语、短文书写、礼仪常识、体形相貌、体格检查和参考本人以往的学历和职务等项目的考核,刘介华“百里挑一”被录用了。 礼仪老翁是一个“外来工种”,其职责是:根据日本酒店的经验,迎送住店客人,解答客人提出的问题和投诉;帮酒店总经理监督本店员工纪律、工作服的穿戴;每天早晨八点参加店里的业务列

文档评论(0)

34586475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