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祠的导游词40字.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晋祠的导游词40字

晋祠的导游词40字 篇一:晋祠的导游词40字 晋祠,位于太原市西南郊25公里处的悬瓮山麓,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晋祠原为纪念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武王次子、晋国开国侯而建。创建年代已不可考。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就有关于晋祠的记载,可见当时已经颇为出名了。 晋祠现已称为一个有着几十座古建筑的中国古典园林的游览胜地。这里殿宇、亭台、楼阁、小桥、古树互相映衬,山环水绕,文物荟萃,古木参天,是一处风景十分优美的古建园林,被誉为山西的“小江南”,驰名中外。晋祠的文物古迹很多,比较著名的有:圣母殿、侍女像、鱼沼飞梁、难老泉等。 晋祠里最有名的“三绝”: 一是周柏唐槐。周柏是北周时代种植的柏树,唐槐是唐代时种植的槐树,至今都还茂盛葱郁。 二是圣母殿内宋代的彩塑。圣母殿是北宋年间为叔虞之母邑姜修建的一座规模宏大的殿堂。由于这座殿堂修筑得十分富丽堂皇,再加上古代官员都要到圣母殿来献祭祈雨,这座殿堂就成了晋祠的主体建筑,而原来的唐叔虞祠倒反而退居次要的地位了。圣母殿的殿身四面都有围廊,前廊深两间,是我国古建筑中现存最早的带围廊的宫殿。殿宽七间,深六间。殿顶用黄绿色的琉璃瓦剪边。殿内供奉着四十三尊彩塑。主像是圣母邑姜,其余四十二尊是宦官、女官和侍女。圣母凤冠蟒袍,端坐在凤头椅上。侍女手里都拿着侍奉的东西。有的伺候饮食,有的负责梳洗,有的专管打扫,眉眼有神,姿态自然,塑工精美,是中国雕塑史上的精品。 三绝中最后一绝是难老泉。晋水有三个源泉,一是善利泉,一是鱼沼泉,一是难老泉。难老泉是三泉中的主泉,晋水的源头就从这里流出,长年不息,水温保持在17,每秒流量是1.8立方米。关于难老泉,有一个“柳氏坐瓮,饮马抽鞭”的民间故事。说是晋祠北面的金胜村有一个姓柳的女子,嫁到了古唐村,受婆婆的虐待,每天都要到远处去挑水。一天,在挑水的路上,她碰见一位骑马的老人向她讨水饮马。虽然这一担水她好不容易从远处挑来,但是善良的柳氏还是把这一担水全送给老人饮马了。老人临走时送给柳氏一根马鞭,说只要把鞭子插在水缸里,一提鞭子,水就会涌上来。柳氏回家之后一试,果然如此。后来,婆婆发现媳妇不再挑水,而水缸里的水却始终是满的,心中不免产生怀疑,就趁媳妇不在家,偷偷地察看,发现了水缸中的马鞭,心想这是一个宝贝,伸手过去把马鞭提出缸外,一时之间,缸里的水马上喷涌而出,向四处漫流。正在娘家梳头的柳氏发觉水涌出来了,赶快跑回婆家,见水大难以堵住,忙用院中的石板盖住缸口,自己坐在石板上。汹涌的大水顿时变成潺潺的细流,不断从柳氏的身下流出来。后人为了纪念这位善良的女子,称她为水母,在难老泉的西侧建起了水母楼,楼内塑有一尊端庄秀丽的水母塑像。 热心网友 | 2013-12-04 19 8 相关问题篇二:晋祠的导游词40字 篇一:晋祠导游词晋祠解说词晋祠位于太原市西南郊,距市中 心五一广场约25 公里,坐落在汾河西畔悬瓮山麓,为晋水源头。这 里依山傍水,古树参天;亭台池沼,星罗棋布;楼阁殿堂,雄伟壮观; 气候宜人,风光秀美。有山西“小江南”之称,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 的古代园林式祠庙建筑群,是太原最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和游览胜地。 祠内存有许多国内仅有的文物精品,当中包含着许多美丽动人的历史 掌故,国务院1961 日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下面我先从晋祠的历史讲起。 晋祠,又名唐叔虞祠,因纪念姬虞这位晋 国开国元勋而得名。姬虞的封地古称唐国,本人为周成王之弟,故被 叫做唐叔虞。围绕叔虞封唐有一段奇妙的故事。西周初年,武王姬发 死后,长子姬诵年幼,便在周公姬旦辅佑下做了国君,即周成王。有 一天,成王和弟弟姬虞在花园里玩,他把一个桐叶剪成圭形,送给弟 弟并说:把这玉圭给你,封你去做唐国之侯吧!在旁的史官立即请成 王择吉日良辰封叔虞为侯。成王不以为然地解释说:我是和他闹着玩 的。史官却很认真地说:天子无戏言。周公旦也认为史官言之有理, 成王便真的封叔虞到唐地作了诸侯。这就是广为传诵的“桐叶封唐” 叔虞到任之后,为政有方,领导人民兴修水利,发展农业,使人民生活平安富足,深受百姓爱戴。后人为纪念 叔虞的功德便修建了一座祠堂,即唐叔虞祠。因祠堂位于晋水源头, 叔虞为晋开国诸侯,所以唐叔虞祠又称晋祠。 晋祠的创建年代现已 无从稽考,不过,根据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所著《水经注》和《魏书 地形表》有关记载可知,晋祠早在北魏之前已经有了。这样看来,晋 词至少已有1500 多年的历史了,而且当时已经是祠堂鱼沼皆有,游 客贵人光顾的游览胜地了。 宋初圣母殿建成之后,晋祠布局较前大 为改观。圣母殿成为祠内主体,规模最为宏大,殿前重修了鱼沼飞梁, 会仙桥西树金人台。金代增建献殿,明万历年问在献殿前建对越坊、 钟鼓楼、水镜台等。从而形成以圣母殿为主体的一组祠庙建筑群。除 了上述景点,元明清各代还添建或改建了两侧

文档评论(0)

34586475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