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专题4 遗传的分子基础 1.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2.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3.基因的概念。4.DNA分子的复制。5.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6.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直击考纲 考点13 聚焦探索遗传物质本质的经典实验 核心梳理 真题重温 典题特训 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的3点误区提醒 (1)转化的实质是基因重组而非基因突变: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S型细菌的DNA片段整合到R型细菌的DNA中,使受体菌获得了新的遗传信息,即发生了基因重组。 (2)转化的只是少部分R型细菌:由于转化受到DNA的纯度、两种细菌的亲缘关系、受体菌的状态等的影响,实验中并不是所有的R型细菌都转化成了S型细菌,而只是小部分R型细菌发生了转化。 核心梳理 (3)体内转化实验和体外转化实验的结论:体内转化实验只是证明已经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存在转化因子;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荚膜多糖等不是遗传物质。 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的4点误区提醒 (1)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的元素选择:用35S标记蛋白质,用32P标记DNA。 (2)35S(标记蛋白质)和32P(标记DNA)不能同时标记在同一噬菌体上,因为用放射性检测时只能检测到放射性的存在部位,不能确定是何种元素的放射性。 (3)获得具有放射性的T2噬菌体的方法:先培养具有放射性的大肠杆菌,然后用具有放射性的大肠杆菌培养T2噬菌体。 (4)侵染时间要合适:侵染时间过长或过短会使32P组(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原因是部分噬菌体未侵染或子代噬菌体被释放出来。搅拌要充分:如果搅拌不充分,35S组(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部分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没有分离,噬菌体和细菌会共同存在于沉淀物中,这样会造成沉淀物中出现放射性。 .深度思考: (1)噬菌体能用培养基直接培养吗?如何获得被35S标记的噬菌体呢? 答案 不能,因为其没有细胞结构,专营细菌寄生,只能用细菌来培养;标记细菌(用含35S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标记噬菌体(用噬菌体侵染含35S的大肠杆菌)。 (2)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中,小鼠体内S型菌、R型菌含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 ①ab段中R型菌数量增多的原因是什么? bc段中R型菌数量减少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ab段:小鼠体内还没形成大量的对抗R型菌的抗体;bc段:小鼠体内形成大量的对抗R型菌的抗体,致使R型菌数量减少。 ②cd段R型菌数量增多的原因是什么呢? 答案 c之前,已有少量R型菌转化为S型菌,S型菌能降低小鼠的免疫能力,造成R型菌大量繁殖。 ③S型菌是如何产生的? 答案 少量R型菌获得了S型菌的DNA,并转化为S型菌。 1.(2011·广东,2改编)艾弗里和其同事用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据表判断下列叙述: 真题重温 实验组号 接种菌型 加入S型菌物质 培养皿长菌情况 A R 蛋白质 R型 B R 荚膜多糖 R型 C R DNA R型、S型 D R DNA(经DNA酶处理) R型 (1)A不能证明S型菌的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 ) (2)B说明S型菌的荚膜多糖有酶活性( ) (3)C和D说明S型菌的DNA是转化因子( ) (4)A~D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 × × × 1.依据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判断下列相关叙述: (1)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2011·江苏,12A)( ) 提示 用32P(35S)对噬菌体的标记过程为用含32P(35S)的培养基先培养细菌,再用细菌培养噬菌体。 (2)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2011·江苏,12B)( ) × × 真题重温 (3)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2011·江苏,12C)( ) (4)T2噬菌体的核酸和蛋白质都含有硫元素,其寄生于酵母菌和大肠杆菌中(2009·江苏,5C改编)( ) (5)利用宿主菌的氨基酸合成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以宿主菌DNA为模板合成子代噬菌体的核酸(2012·重庆,2AB) ( ) √ × × (6)噬菌体能在宿主菌内以二分裂方式增殖,使该细菌裂解(2012·重庆,2D)( ) (7)赫尔希和蔡斯用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2014·江苏,4D)( ) × × 1.本考点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所涉及的内容多集中在经典实验的原理、方法、步骤和结果。考查角度多有两种:其一直接考查基础知识,其二给定实验方案,让考生分析实验结果。因此,我们在复习备考中,要运用对比法深入理解各个实验内在原理、方法、设计思路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0526儿童口腔健康教育宣传课程.ppt
- 20150526物理因素异常气压与疾病课程.ppt
- 20150721肝纤四项实验室检测-发光课程.ppt
- 20150910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课程.ppt
- 20151014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课程.ppt
- 20151111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意义》课程.ppt
- 20151120大肠癌的治疗进展课程.ppt
- 20151221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课程.ppt
- 20160104群落的演替课程.ppt
- 20160131-高二数学-选修1-1-导数:极值与最值问题(文科)-直播导学讲义-郝孟丽课程.ppt
- 2016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3第2讲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课程.ppt
- 2016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4第2讲遗传的基本定律和伴性遗传课程.ppt
- 2016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6第1讲种群和群落课程.ppt
- 2016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8第1讲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课程.ppt
- 2016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9第1讲微生物的利用和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课程.ppt
- 2016版高中物理7.1-7.2追寻守恒量-能量功(精讲优练课型)新人教版必修2课程.ppt
- 2016版高中物理7.3功率(精讲优练课型)新人教版必修2课程.ppt
- 2016被子植物复习课程.ppt
- 2016草河小学食品安全主题班会课程.ppt
- 2016春八年级生物下册7.1.1植物的生殖(新版)新人教版课程.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