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公元14世纪—18世纪的中国与西方资料
有学者认为,西方的近代化,是一种“内源”式、接续式的“早熟”的近代化。在14至16世纪,西方人依靠自身的社会变革力量酝酿起早期的近代化,并层层推进。而近代中国的近代化则是“外源”式、突变性的“晚熟”近代化。借助于“西学东渐”的刺激与发酵,中国文化传统的逻辑发展进程才发生历史的大转折,最终在“民族复兴”的理论大框架中,标立起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观、价值观和伦理观,逐渐折射和透显出“西方式”近代化的反传统含义。 ——据孟广林《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时期的思想启蒙》整理 材料二? 我们反思这场战争,不是计较一场军事战争的胜负,它不仅是一个军事问题,而是一个思想问题。中国文明,经历了内部的改良与革命,还有外来的侵略和支援,重新从清朝的封闭和黑暗的中世纪文化,回到全面开放和多样化的近代文明转型。 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而我们不能只是仇恨和愤怒,我们不能狭隘地站在爱新觉罗家族政权的立场上,而是应该站在文明中国的立场上 ——裴钰《改变中国——鸦片战争英国出兵170周年反思》 (1)材料二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对此你如何理解? (12分)历史地图承载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揭示着事物的性质或历史现象之间的联系,体现了历史变化与发展规律。 材料一??? 我们反思这场战争,不是计较一场军事战争的胜负,它不仅是一个军事问题,而是一个思想问题。中国文明,经历了内部的改良与革命,还有外来的侵略和支援,重新从清朝的封闭和黑暗的中世纪文化,回到全面开放和多样化的近代文明转型。 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而我们不能只是仇恨和愤怒,我们不能狭隘地站在爱新觉罗家族政权的立场上,而是应该站在文明中国的立场上。“清代中国”需要改变,封闭和孤立的,腐朽和没落的,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戊戌变法,无论是辛亥革命,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康有为,无论是孙中山,还是毛泽东,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新中国。 ——裴钰《改变中国——鸦片战争英国出兵170周年反思》 (1)材料一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对此你如何理解? 材料二????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类似西欧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 ……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李贽的思想跟文艺复兴在“个人理智上的自由”方面有何相似之处?二者在促进社会制度进步方面起的作用有何不同?(6分)?(3)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明清时期“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6分) ?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有些人生来就注定应该服从,另有些人生来就注定要统治;……男子生来就是上等的,女子则是下等的,前者治人,后者治于人。 ──古希腊著名思想家亚里士多德 材料二: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中国古代思想家孟子 材料三: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 材料四:(希腊)神话中认为女人是罪恶的根源的观念,无疑是希腊人占主导地位的心理写照,而且因为男性掌握了言论和明辨是非的权利,他们可以站在高傲的优势地位,从符合其地位和维护其利益的角度出发,进行其价值取向的评判。……在当时社会中,女性的地位明显低于男性,且这种差距已经成为了一种命定的原则…… —刘杨:《古希腊女神与女人的两种角色》 辽阔视野下的中国和西方之二 复习思路 眼中有世界 心中有全局 公元14世纪—18世纪的中国与西方 公元14世纪—18世纪的中国与西方 1368年 1644年 1912年2.12清帝退位 明朝 清朝 【问题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 17世纪四十年代,东西方先后有两位君主死于极端:1644年4月25日,明朝崇祯皇帝自缢于北京禁苑煤山。1649年1月30日,英国国王查理一世被送上了断头台。而两位君主死后其民族的走向却是天壤之别。在那以后,西方的崛起与东方的没落明显加快,我们看到: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 学习历史我们就要以史为鉴,切身感悟历史给我们的启迪。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东西方两位君主生活的时代在经济领域虽有相似之处,但也出现了巨大的差异,指出这种“相似”和“差异”。 (2)“两位君主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连体座便器检验报告检测连体报告连体马桶坐便器检测报告联体坐便器联体便器连体座便器检验报告.pdf_Image_Marked.pdf VIP
- 2015年度经费预算明细支撑材料.pdf VIP
- 供配电工程及配套设施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docx
- 大语言模型安全测试方法(中文版).docx
- 高标准农田施工组织设计.doc VIP
- 2025年阜阳太和县旧县镇招聘政府专职消防员1名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企业运营管理》课件.ppt VIP
- 2025年跨境电商独立站小红书跨境电商运营策略与ROI提升研究.docx
- 2024-2025武汉江汉区八上期中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屋面工程及厨卫防水监理细则.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