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书院对联篇
书院对联篇
岳麓书院是集教育、学术、藏书、祭祀于一体的人文荟萃佳境,与楹联有着深交。书院诗、文、经、史的教学,推动着楹联的创作;不少名对佳联又装点着书院建筑,宣扬书院办学宗旨,倡导良好学风,赞美名山胜景。然而书院古联,随着书院建筑几经毁坏和重修而沉浮,至今能钩沉的古联原件甚少。岳麓书院现挂的楹联,最久远的是清代文人的墨迹,大多为现代名流的手笔。这些楹联内涵丰富,意义深远,颇具特色,令人品味无穷。
前门对联:
千百年楚材导源于此近世纪湘学与日争光??????????????????? [撰书者] 虞愚(1909-1989)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1982年11月,出席在衡阳举行的王船山学术思想讨论会期间撰书此联。 对联高度概括了岳麓书院千百年来在培育人才和发展学术方面的地位与作用,表达了作者对岳麓书院由衷赞赏,寄托了对湖南大学学子的殷切期望。
赫曦台对联:
三湘隽士讲研地 四海学人向往中 [撰书者] 商鸿逵(1907-1983)曾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1982年5月,得悉岳麓书院正在全面修复,喜撰此联。 王遐举(1909- )曾在中央戏剧学院美术系任教.。北京中山书画社副社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1985年来院参观敬书此联。 合安利勉而为学通天地人之谓才 [撰书者] 左辅(1751-1833)1820年(清嘉庆二十五年)4月调任湖南布政使,11月擢升巡抚。1822年(道光二年)将城南书院从天心阁下迁复妙高峰原址。任职湖南时撰书此联。原联早失。现联王超尘补书。 王超尘: 湖南省湘绣研究所工艺师,湖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
“安利勉”语出《中庸》:“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译成白话是:“有的人是安然自得的去实践这些道理,有的人看了有利才去实践,还有的人是勉强自己去实践,不管初衷如何,等到成功,都是一样的了”。
“天地人”语出《易*系辞传下》:“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材之道也。译成白话是:“(《周易》作为一本书)有关于天的道理,有关于人的道理,有关于地的道理,把天地人撮起来各用两个爻表示,一共要六个爻,这六个爻不是别的,就是讲天、地、人的道理”。对联的意思是说,如能融会贯通安、利、勉这三种情况,潜心治学一定能取得成功。作为生徒必须要精通天地人的道理,知识广博才能成就人才。
大门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 [撰书者] 袁名曜(?一1833)1812-1817年(清嘉庆十七至二十二年) 任岳麓书院山长。 张中阶(生卒未详) 岳麓书院生徒。 袁任山长时之某日,门人请其撰题大门联,袁以惟楚有材 嘱诸生应对。正沉思未就,明经(对贡生的尊称)张中阶至,众人语之,张应声对曰:于斯为盛。这幅名联就此撰成, 书就悬大门。抗日战争中,被日机炸毁。现联是1984年据历史照片复制的。?[注释] 1.惟楚有材:语出《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虽楚有才,晋实用 之。惟,系语首助词,楚,战国七雄之一,辖今湖南、湖北、 安徽、河南等地。此处主要指湖南。 2.于斯为盛:语出《论语·泰伯》:“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 ,唐虞之际,于斯于盛。于斯,这里,此地之意。
联为流水对,意思是说楚国人才众多,而这里最为兴盛,是对千年学府人才辈出的赞誉,三湘学子常以此恋语引以自豪。 治无古今,育才是急,莫漫观四海潮流,千秋讲院学有因革,通变为雄,试忖度朱张意气,毛蔡风神 [撰书者] 马积高(1925一 )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韵文学会常务理事。 曾晓浒(1938一 )湖南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湖南省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
大意为:治理国家,急迫的任务是培养人才,切不可忽视世界历史潮流和着前年学府;治学有传承与革新的辩证关系,顺应时势融会变通,便可立于不败之地,试想一想,朱熹与张试,毛泽东与蔡和森的治学方法,不是值得人们思考的吗?
二门对联:纳于大麓藏之名山[撰书者] 清末岳麓书院(时已改为湖南高等学堂)学监程颂万。 [注释] 1.纳于大麓:语出《尚书·尧典》: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 2.藏之名山:语出《史记·泰史公自序》: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
对联的意思是说岳麓书院被浩瀚青翠的林木所掩映,藏在地阔物博的岳麓山中。
地接衡湘,大泽深山龙虎气学宗邹鲁,礼门义路圣贤心 [撰书者] 罗 典(1719一1808) 1782一1808年(清乾隆四十七年至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