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101及1001工作面上覆含水异常区探放水技术方案.docVIP

60101及1001工作面上覆含水异常区探放水技术方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60101及1001工作面上覆含水异常区探放水技术方案

60101及100101工作面上覆含水异常区探放水技术方案 60101及100101工作面上覆含水异常区探放水技术方案   一、概况   60101采煤工作面位于601采区西部,距6号煤层回风大巷320m,长度1050m,宽为180m,运输顺槽高程855~870m,回风顺槽高程865~880m,走向方位角346°,煤层倾角0~3°,6号煤平均煤厚1.4米。   100101采煤工作面位于1001采区西部与60101工作面重叠布置,长同60101工作面,宽为150m,两顺槽各内缩15m,运输顺槽高程812.1~825.6m,回风顺槽高程825.5~834.1m,走向、倾向基本同于6号煤层,10号煤平均煤厚为6.9米。顶板为石灰岩,含岩溶裂隙水。   地面相对位置为大七公路西侧,多为黄土卯梁和沟谷,高程在975~1047m之间,无地表水体和河流。   二、地质及水文地质状况   1、地层   本区属华北型石炭二迭系煤田,区内地层由新到老分别为:第四系(Q)、上第三系(N)二叠系(P)、石炭系(C)和陶奥系(O)。   10号煤底板距陶奥系石灰岩平均厚55、5m,含煤岩系属石炭系上统太原组,距6号煤层40左右,多为石灰岩,间有泥岩和砂泥岩。6号煤以上为二叠系下统山西组,至4号煤层间距约30m。   2、地质采矿条件   100101采煤工作面长1050m,宽150m,倾角0~3°之间,个别地段为-3°左右,煤层走向大致为330~340°,倾向240~250°,倾角3~6°,煤厚平均6、9m,直接顶为石灰岩,厚度16m以上,含岩溶裂隙水,底板为泥岩,含泥质、粘土质等。   60101工作面位于100101工作面之上,宽度180m,其他产状相同,煤厚平均1.4m左右,直接顶为3.5m左右泥岩,地板也为灰黑色泥岩。   其中石炭系上统太原组6号煤以上厚度11.91-18.60m,平均15.26m,由灰黑色泥岩、砂质泥岩、灰色细砂岩、青灰色石灰岩等组成;二叠系下统山西组4号煤以下厚度15.34m-24.05m,平均19.70m,由灰色泥岩和5号煤等组成。本孔施工地点位于6号煤层层位,开孔层位为6号煤层顶板泥岩,钻进至4号煤层底板灰黑色砂岩互层,进入异常区,将异常区积水排出即达到施工目的。本孔揭露层位为6、 4号煤之间的地层,平均厚度约34.96m,6号煤与10号煤之间分布有L1灰岩、K2灰岩及泥岩等,平均厚度37.4m。   3、地表水   本井田内无常年性地表河流和其它水体,仅几条较大沟谷在雨季有短暂洪水通过,西北转南汇入三川河,三川河向西南排向黄河。   4、主要含水层   1、石炭系上统太原组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   据井田南8.5KM的20号孔和0.2KM的12号孔及ZK3--1水文孔资料,太原组合水层主要为三层石灰岩,从上到下为L5.L4.L1,总厚约25.55M,灰岩裂隙较发育,岩芯较破碎。钻孔在灰岩地层中,大部分出现孔漏的情况,含水层顶板埋深在86.43-279.40M,单井出水量大于1000t/d.单位涌水量12号孔为q=0.0047L/S.M,20号孔为0.207L/S.M,ZK3--1为0.00205L/S.M,渗透系数12号孔为0.0131M/d,20号孔为1.23m/d,水位标高分别为929.44m和946.67m及921m。水质类型为HCO3-Ca·Ma·Na型,矿化度0.464g/L。   2、二叠系碎屑岩类砂岩裂隙含水层   井田内含水层无出露,含水层以细、中细砂岩为主,平均厚度17.9m。含水层裂隙不发育,富水性弱。顶板埋深为37.73-206.55米,单井涌水量小于10t/d。单位涌水量12号孔为q=0.0008L/sm,20号孔为0.22L/sm,渗透系数12号孔为0.0028m/d,20号孔为0.012m/d,水位标高分别为955.62m和972.04m。水质类型为HCO3·SO-Ca·Mg·Na型,矿化度0.696g/L。该含水层不连续,富水性差。   3、第四系、上第三系孔系含水层   第四系中、上更新统出露高,补给条件差,含水层连续性差,基本属透水不含水层。   全新统主要分布于井田沟谷中及北部边缘,含水层以砂砾石层位主,厚度小,富水性也较弱。水质属HCO3·SO-Ca·Mg型,矿化度0.544g/L。   上第三系新统广泛出露与井田沟谷中,含水层为砂砾岩,民井出水量10t/d。水质属HCO3-Na型,矿化度为0.347g/L。   5、主要隔水层   1、山西组隔水层   山西组5号煤以下至太原组L5灰岩之间是以粘岩为主,砂、泥岩互层,厚度13m主要,连续稳定,其中泥岩、粘土岩隔水性好,是良好的隔水层。   2、本溪组隔水层   本溪组平均厚35.33m,岩性主要为泥岩、铝土岩、粉砂岩和砂岩,给组

文档评论(0)

yaoyaob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