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五、治疗(九) X线引导下的介入治疗 导管下药物灌流 明胶海棉、弹簧钢圈栓塞 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TIPS) 经皮门脉穿刺胃左静脉栓塞术(PTO) * X线下 介入治疗--TIPS TIPS示意图 * X线下 介入治疗--TIPS TIPS示意图 * X线下 介入治疗--TIPS TIPS术 * X线介入治疗-胃十二指肠动脉栓塞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腹腔干造影见胃十二指肠动脉有造影剂外渗,栓塞胃十二指肠动脉后出血停止。 * 六、外科手术 指征:内镜治疗不能有效止血 时间:避免午夜~清晨7时间手术 术者:有经验的麻醉师+有经验的外科医师 术式:胃溃疡-据大小、部位→胃大部切除老年者、身体状况不佳→简化手术,局部切除,缝合溃疡 * 上消化道出血 (呕血、黑便、胃管抽取物呈血性) 鉴别出血病因 (既往病史、临床表现、内镜检查) 评估失血量及判断活动性出血情况 (伴随症状、血压和脉搏、化验检查) 评估病情并分级(再出血率、病死率) (临床特征、内镜特征) 低危 门诊/普通病房 加强监护病房 高危 诊治流程 * 内镜治疗 (肾上腺素注射、热凝、血管夹) 后续治疗及随访 药物治疗 (静脉大剂量PPIs) 液体复苏 (晶体液、晶体液和血液) 监测 (出血征象和生命体征) 重复内镜治疗 经血管造影介入治疗 止血治疗 手术治疗 失败 失败 成功 成功 成功 * 谢 谢! * * 杜氏病 杜氏病(Dieulafoy病)又称胃粘膜下恒径动脉破裂出血,是一种易引起消化道大出血的少见病 *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四) 出血的病因诊断 病史、症状、体征 实验室检查:胃液分析、胃泌素测定 上消化道内镜检查 X线钡餐检查 选择性动脉造影 锝99mTc腹部扫描 超声内镜检查 B超、CT、MRI、ERCP检查 * 五、治疗(一) 一般急救治疗 休息 镇静 吸氧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 五、治疗(二) 积极补充血容量 * 五、治疗(三) 止血措施 口服止血药 云南白药、凝血酶 下胃管,冰盐水洗胃,去甲肾液保留 静脉止血药物 止血敏、止血芳酸、维生素K1 制酸剂的使用 洛赛克 、西米替丁、雷尼替丁 血管加压素的使用 垂体后叶素 * 止血药物 * 止血药物 * 抑酸药保持胃内pH>6是止血关键 胃内pH值对凝血有影响 止血需要最佳的胃内pH 止血时需要抑酸快速、作用持久、高效的制酸剂 * 对制酸剂的要求 快速升高pH>6.0,并能持续维持 推荐应用PPI,而H2RA不能可靠和恒定升高pH>6.0 多项多中心研究证实:静脉注射或口服剂大量PPI可收到较好的临床效果 降低再出血率 降低输血量 降低住院天数 降低死亡率 * 胃内pH对凝血机制的影响 理论基础 止血过程为高度pH敏感性反应 H+ 胃蛋白酶元 胃蛋白酶 血凝块溶解 不易止血或再出血 H+ 血小板聚集率下降(解聚) 不易止血或再出血 * 胃内 pH 对止血过程的影响 酸性环境不利止血 pH 7.0 止血反应正常 pH 6.8 以下 止血反应异常 pH 6.0 以下 血小板解聚 CT延长4倍以上 pH 5.4 以下 血小板不能聚集及发生凝血 pH 4.0 以下 纤维蛋白血栓溶解 * 抑制胃酸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持续维持胃内pH在6以上 部分恢复血小板聚集功能 使凝血反应得以进行 使胃蛋白酶失活,稳定已形成的血栓 巩固内镜治疗疗效 * 五、治疗(四) 生长抑素及 其类似物 思他宁(Stilamin) 善宁 (Sandostatin) 大剂量静注生长抑素→抑制胃酸分泌 减少内脏血流 (理论上有效的止血药) * 生长抑素类 * 抗纤溶药物 荟萃分析显示止血环酸 不能降低再出血率 可减少手术趋势 降低死亡趋势 * 五、治疗(五) 内镜下治疗 内镜下喷洒止血药 去甲肾上腺素 5%孟氏液 生物蛋白胶 电凝、激光、微波、银夹止血 * 早期内镜检查,据病变特征选择治疗方法 早期内镜检查可发现一些引起的出血粘膜病变 出血后24~48h内完成 备好止血药物与器械 P>120次/分;收缩压<90mmHg(或较基础压<30mmHg); Hb<50g/L者不宜检查 术中监护 仔细检查容易遗漏的部位,如有两个病变,应判断哪个是出血灶 * 内镜检查 时机-出血量相对较少者:半择期内镜检查 大出血者:紧急内镜检查 条件-血压和中心静脉压稳定 有条件可气管插管,以防误吸 目的-查找病因:识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