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无机及分析化学总复习;课程章节;第一章 分散体系;一、溶液; 例2. 48%的硫酸溶液的密度为1.38g·ml-1, 计算此溶液的
(1) 物质的量浓度;
(2) 质量摩尔浓度;
(3) 摩尔分数;解: ;2) 沸点升高;;对于两组分溶液:;2)溶液的沸点升高;3)溶液的凝固点下降;4)溶液的渗透压;?;例. 293K时葡萄糖(C6H12O6)15g溶于200g 水中求该溶液的蒸汽压、沸点、凝固点和渗透 压。已知293K时水的 p*=2333.14Pa。; ;1.溶胶的基本特征;1) 光学性质—Tyndall现象;一、基本概念
体系与环境;过程与途径;状态与状态函数;热和功;热力学能(内能)和焓;
化学计量数——化学反应计量方程式中物质的系数(υ表示);
化学反应进度——化学反应式中某物质变化摩尔数与其系数的倒数之积[ξ表示];
吉布斯自由能与熵;
标准摩尔反应焓变和标准摩尔生成焓;燃料焓。;H ≡ U + pV;二、赫斯定律;; ;五、混乱度和熵;化学反应的熵变:;Gibbs-Helmholtz方程; 体系在定温、定压、且不作有用功的条件下,可用?G判断过程的自发性
——自由能降低原理
?G 0 过程自发
?G = 0 平衡状态
?G 0 过程不自发
(逆向自发);
1)?H0 , ?S0 , ?G0
——任何温度下反应正向自发
2)?H 0 , ?S0, ?G0
——任何温度下反应逆向自发
3)?H0 , ?S 0 ,
——低温时 ?G0 , 反应正向自发
4)?H 0 , ?S0
——高温时 ?G0 , 反应正向自发 ;第三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反应 a A + d D == g G + h H;基元反应
非基元反应; 级数 k 的量纲
零级 浓度. 时间-1
一级 时间-1
二级 浓度-1 . 时间-1
三级 浓度-2 . 时间-1
n 浓度1-n . 时间-1;五、阿伦尼乌斯公式
反应速率k 的对数与温度T 的倒数有线性关系
;特点:
1)催化剂改变了反应历程,降低反应活化能。
2)催化剂同时改变正逆反应的速率,缩短达
到平衡所需的时间,不影响化学平衡。
3)催化剂有选择性。
4)杂质起助催化剂或毒物的作用。
5)反应过程中催化剂本身会发生变化。;七、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Q Kθ ΔrGm 0 反应正向自发进行
Q Kθ ΔrGm 0 反应逆向自发进行
Q= Kθ ΔrGm =0 反应达平衡;化学平衡的移动 ;第四章 物质结构简介;式中:?是波函数,?(x,y,z)是空间坐标x, y, z的函数。;三、原子轨道与电子云角度分布图比较;四、核外电子运动状态;五、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电子填充顺序为:1s,2s 2p,3s 3p , 4s 3d;主族元素; 电离能的大小决定于原子核的核电荷数、原子半径、电子层结构。 ;原子在分子中吸引成键电子的能力。
电负性越小,元素金属性越强,非金金属越弱 。
;七、共价键; ;八、杂化轨道理论;九、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 ;2. 氢键 ;第五章 分析化学导论 ;1)绝对偏差 简称“偏差” ;四、滴定分析法;2.滴定方式;第六章 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 ;二、酸碱平衡的移动;2.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cK?≥20Kw? 时,忽略水的电离
当α 4.4% 或 c/K? ≥500时;四、缓冲溶液; 缓冲溶液的pH值主要决定于酸(碱)的pKa? (pKb? ),其次与c(酸)/c(碱)有关。对一确定缓冲体系,可通过在一定范围内改变c(酸)/c(碱),调节缓冲溶液的pH值。;(1)当共轭酸碱对的浓度相等时,溶液总浓度越大,缓冲能力越强。(2)缓冲溶液总浓度一定时,共轭酸碱对的浓度相等时,即 pH = pKa? ( 或pOH=pKb?) 时,缓冲能力最大。(3)缓冲溶液具有一定的缓冲范围: c(酸)/c(碱)=1/10~10/1 时,溶液具有有效缓冲能力,这时 pH= pKa? ?1 或pOH= pKb? ?1;五、酸碱滴定法的应用;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