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望诊: 站在镜子前 两臂上举和叉腰动作 观察乳房、乳头,形状有无改变、两侧对称、皮肤皱褶或凹陷 触诊: 用示中指腹部与乳腺皮肤平行轻轻地触按,不能捏。 顺时针顺序进行。 检查通常分5个区,乳房的外上象限-外下象限-内下象限-内上象限,然后乳晕。 注意有无肿块、触痛、乳头溢液等。 乳腺增生性疾病 是一种生理增生与复旧不全造成的乳腺结构紊乱,与内分泌失调有关,有5%左右可能发生癌变。 分 类 乳腺单纯性增生:属于乳腺结构不良正的早期病变,30-40岁为发病高峰。 乳腺囊性增生:是以乳腺小叶,小导管及末梢导管高度扩张而形成的,以囊肿为主要特征,同时伴有其他结构不良病变的疾病,增生与不典型增生共存,有恶变危险。40-50岁为发病高峰。 单纯性增生 病因:与卵巢内分泌失调,雌激素分泌过多,孕酮相对减少时,乳腺实质增生,末梢导管上皮呈不规则增生,引起导管扩张,囊肿形成,结缔组织过度增生。 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双侧乳房胀痛和乳房肿块,并有自限性,部分病人伴有乳头溢液。 乳腺囊性增生 病因:与卵巢内分泌的刺激有关 临床特点:乳房肿块多种多样,单侧,双侧,多个,单个,周期性疼痛与月经有关,经前重,经后轻,偶见乳头溢液,多为浆液,血液少。 癌变率1-6.5% 增生与癌是否有直接关系? 有5%左右的增生病人出现癌变 增生病人注意: 结节明显 时间长 有家族史需特别注意 预防:每月自我检查乳腺非常重要,有结节,不多·不硬,药物调节内分泌;结节多,常有疼痛,吃药效果不好,持续时间2-3年的,可以选择手术。 乳腺癌的三级预防保健 一级预防: 广泛开展健康教育。 改变生活方式。 筛选高危人群,采取医药干预措施。 二级预防: 大于20岁妇女,每月一次乳腺自我检查。 20-40岁的妇女,每一至三年到医院检查一次。 40岁以上的妇女,每年到医院检查一次。 年龄30岁左右妇女的乳腺增生一般用内分泌和中医结合治疗效果较好,加强随访。 对于40岁妇女的乳腺囊性增生如治疗效果不佳,可参与手术治疗 三级预防: 减少病人的痛苦,树立信心,加强营养,控制 感染。 2006年宫颈癌统计数字 本世纪初我国宫颈癌统计资料 宫颈癌的发病年龄 鉴 别 诊 断 宫颈癌与宫颈上皮异位(宫颈糜烂) 子宫肌瘤(宫颈肌瘤)、宫颈息肉 子宫内膜癌侵及颈管 宫颈结核、淋巴瘤、转移癌等 宫颈癌病因——人乳头瘤病毒 08年诺贝尔医学奖 德国的楚尔·豪森于1976年提出猜测,HPV可能导致宫颈癌。他此后发现,某些类型的HPV就是宫颈癌的病原体,这一发现为开发出宫颈癌疫苗打下了基础。 宫颈癌是女性第二常见癌症,宫颈癌疫苗是人类开发出的第一种癌症疫苗。 委员会公报说,楚尔·豪森摈弃了当时的教条,作出的发现让人类了解HPV如何致癌,还促进了针对HPV感染的疫苗开发。 HPV 的分类 低危型:6、11、42、43、44 高危型:16、18、31、33、35、39、51、52、58 盆底肌肉损伤 盆底脏器脱垂(子宫、膀胱、直肠) 尿失禁(怀孕与分娩、压力、膀胱不稳定、混合、脱垂)、肛门失禁 性功能障碍(冷淡、无快感和高潮) 反复泌尿、阴道感染 习惯性便秘、腹部松弛、腰肌损伤 怎么又湿了,真难为情 盆底肌肉评估和训练 盆底肌肉功能评估(Glazer评估) 盆底肌肉生物反馈治疗:通过阴道、尿道收缩/舒张表面肌电图的测定,以动画/音乐反馈形式,使患者参与盆底肌自主训练 盆底肌肉电刺激治疗:通过直接刺激途径和神经反射途径激活盆底肌 HPV感染途径及危险因素 感染途径: 主要为性传播和直接皮肤接触 特别案例:有母亲分娩过程中传播至婴儿的口腔的报道 危险因素: 1、年龄因素:30岁以后HPV感染率下降,但危险性提高。 2、性行为的影响:初次性交年龄越小,性伴侣数量越多,感染率越高; 3、避孕方法:尚无一致意见,但长期口服避孕药女性因免疫功能下降,感染率较采用其他避孕方式者高; 4、免疫抑制状态使HPV感染的危险性增加:如HIV感染后、肾移植等。 其它疾病 40岁: 10%开始过渡期 45岁: 50%处在绝经过渡期;10%已绝经 51岁: 50%已绝经,其余均处在绝经过渡期后期 更年期年龄划分 更年期综合征病因 内分泌因素:卵巢功能衰退,导致下丘脑、垂体功能退化,E,P2,FSH,LH,GNRH 家庭、社会因素:家庭、社会环境改变,加重身体和精神负担,导致疾病发生或使症状加重。知识女性出现症状明显高于一般人群。 个性特征与精神因素:有神经质或精神状态不稳定者容易产生心悸、头昏、情绪激动。 1、月经紊乱:发病率70%,最常见的症状 a、血量增多或减少; b、周期先缩短,过渡到延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