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4 磺化和硫酸酯化
磺化概述 芳香族化合物的磺化 脂肪烃的磺化 醇和烯烃的硫酸酯化 4.1 磺化概述 定义 磺化目的 磺化试剂 磺化方法 4.1.1 定义 4.1.2 磺化作用目的 4.1.2 磺化目的 赋予有机物酸性、水溶性、表面活性及对纤维的亲和力等。 可将-SO3H转化为其它基团,如-OH,-NH2, -CN,-Cl等。 利用-SO3H的可水解性,辅助定位或提高反应活性。 4.1.3 磺化试剂 4.1.4 磺化方法 过量硫酸磺化法(液相磺化法,H2SO4) 共沸去水磺化法(气相磺化法, H2SO4) 三氧化硫磺化(SO3) 氯磺酸磺化(ClSO3H) 芳伯胺烘焙磺化法 4.2 芳香族化合物的磺化 磺化反应历程 磺化反应动力学 磺化反应影响因素 磺化生产工艺 4.2.1 磺化反应历程 H2SO4中电离平衡: 2H2SO4 SO3 + H3O+ + HSO4- 2H2SO4 H3SO4+ + HSO4- 3H2SO4 H2S2O7 + H3O+ + 2HSO4- 3H2SO4 HSO3+ + H3O+ + 2HSO4- 4.2.1 磺化反应历程 SO3?H2SO4中电离平衡: SO3 + H2SO4 H2S2O7 H2S2O7 + H2SO4 H3SO4+ +HS2O7- 反应质点: SO3·H2SO4中:SO3 浓H2SO4中:H2S2O7(SO3·H2SO4) 80~85%的H2SO4中:H3SO4+(SO3·H3+O) 4.2.2 磺化反应动力学 4.2.3 磺化反应影响因素 被磺化物结构的影响 磺化剂的影响 磺化物的水解及异构化作用 反应温度的影响 催化剂和添加剂的影响 搅拌的影响 4.2.3.1 被磺化物结构的影响 取代基的影响 4.2.3.1 被磺化物结构的影响 萘系芳烃的磺化 (1)产物与磺化剂的种类、浓度和反应温度有关。 (2)多磺化产物的制备往往需要进行多步磺化。 4.2.3.2 磺化剂的影响 浓硫酸与发烟硫酸相图 4.2.3.3 磺化物的水解及异构化作用 水解作用 异构化 4.2.3.4 反应温度的影响 反应温度高,反应速度快,反应时间短。 反应温度高,副反应速度加快。 4.2.3.4 反应温度的影响 影响异构体比例。 4.2.3.5 催化剂及添加剂的影响 催化剂可以影响磺酸基进入的位置。 4.2.3.6 搅拌的影响 加快物料在酸相中的溶解. 强化传热、传质,提高反应速度,防止 局部过热和副产物的生成。 4.2.4 磺化生产工艺 过量硫酸磺化 共沸去水磺化 芳伯胺的烘焙磺化 三氧化硫磺化 氯磺酸磺化 置换磺化 4.2.4.1 过量硫酸磺化 特点: (1)以硫酸为反应介质,在液相中进行; (2)磺化试剂硫酸过量很多倍; (3)应用范围很广; (4)反应可逆; (5)有大量废酸生成。 磺化设备 投料方式 各种浓度磺化剂的配制 发烟硫酸中三氧化硫质量分数计算 生产实例——β-萘磺酸钠的生产和应用 磺化 磺化产物的分离 (1)稀释析出法 (2)稀释盐析法 (3)中和盐析法 脱硫酸钙法实例 溶剂萃取法实例 4.2.4.2 共沸去水磺化 工艺过程 将被磺化物以气体形式通入硫酸中,反应生成的水与过量芳烃形成共沸物一起蒸出。 适用范围: 低沸点芳烃,如苯、甲苯等。 4.2.4.2 共沸去水磺化 特点 (1)利用有机蒸气带走水份; (2)磺化剂用量较少,利用率超过91~92%。 设备: 间歇釜式或多锅串联的生产工艺 工艺条件 磺化剂:98.5%H2SO4 配比:苯:磺化剂=6~8:1 反应温度:170~190℃ 苯单程转化率:12~17% 苯磺酸收率:96~98% 4.2.4.3 芳伯胺的烘焙磺化 适用范围 芳香族伯胺及其甲基、氯取代衍生物。 反应过程 4.2.4.3 芳伯胺的烘焙磺化 工艺操作 早期:炒盘、炒锅、烘焙盘; 后期:球磨机式固相反应器 新方法:溶剂法(采用二氯苯、三氯苯、二苯砜等高沸点溶剂,在180~220℃反应) 4.2.4.4 三氧化硫磺化 优点 (1)不生成水、无废酸; (2)磺化能力强、反应速度快; (3)磺化剂用量省,接近理论量; (4)避免分离产品质量高,杂质少; (5)生产效率高。 缺点 反应剧烈,不易控制。 工艺方法 (1)液态三氧化硫磺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最全).doc
- ISO90012015 ISO220002018 双体系内审检查表.xls VIP
- 钢支撑、钢拉条.docx VIP
- 雅马哈R3使用说明书.pdf VIP
- 灵活用工模式下的招聘战略.pptx VIP
- ISO220002018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内审检查表.pdf VIP
-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高等数学(一)复习答案学生版.doc VIP
- 电商孵化园运营方案.pdf VIP
- 初中物理竞赛试题精选精编第07讲物态变化(含答案与解析).docx VIP
- ISO22000-2018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可编辑可复制).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