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素质测评与招聘考试重点.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员素质测评与招聘考试重点

素质概念:素质( competency )是驱动员工产生优秀工作绩效的各种个性特征的集合,是可以通过不同方式表现出来的知识、技能、个性与内驱力等。素质是判断一个人能否胜任某项工作的起点,是决定并区别绩效好坏差异的个人特征。 没有素质是万万不行的,但也了素质也不能表明就有了一切 特征:稳定性:素质并不只存在于一时一事中,而是体现于个体活动的全部时空中。表现为一个人某种经常和一贯性的特点。在时间上,素质的表现虽然偶尔间断,但总体上却是持续的;在空间上,素质的表现虽然有时相异,但总体上却是一致的。 可塑性:个体的素质是在遗传、环境和个体能动性三个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和发展的,并非天生不可变的。 差异性:“一娘生九子,九子各不同。”“一棵树上长不出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 表出性:素质虽然是内在的与隐蔽的,但它总会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行为方式、行为过程与工作绩效是素质表现的主要媒体与途径。 基础作用性:个体行为发展与事业成功的基础,必要非充分条件。 内在性:虽为客观实在,但是看不见,隐蔽、抽象。 综合性:统一作用于行为方式、行为产品和绩效中。素质对行为辐射的共同性、普遍性、全时空性。 可分解性:认识所有的素质很难,逐个去把握。 层次性与相对性:核心素质-基本素质-生成素质 素质模型:冰山模型,洋葱模型,岗位素质模型 素质测评概念:指测评主体在较短的时间内,采用科学的方法,收集被测评者在主要活动领域中的表征信息,针对某一素质测评目标体系作出量值或价值的判断过程,或者直接从所收集的的表征信息引发与推断某些素质特性的过程。 分类:按测评目的与用途: 选拔性测评 诊断性测评 配置性测评 考核性测评 开发性测评 主要功用:1)评定: 认识作用,激励与强化作用,导向作用 2)诊断反馈:咨询作用,反馈作用,调节与控制作用 3)预测:过去的行为能较好地预测未来的绩效,选拔作用 4)其他功用:有助于组织人力资源配置的科学化,有助于人力资源开发,有助于人力资源的优化管理 心理测试:定义:心理测验实质上是行为样组的客观的和标准化的测量。 含义:是对行为的测量;对一组行为样本的测量;行为样组不一定是真实行为,而往往是概括化了的模拟行为;是一种标准化的测验;是一种力求客观化的测量。 分类:认知测验与人格测验 品德和道德的联系和区别:联系: 品德是社会道德规范在个体身上的具体表现。 区别:(1)道德是社会现象,品德是个体现象;(2)道德赖于整个社会的存在与发展,品德的发生、发展则有赖于个体的存在。个体消亡了,它的品德也不复存在,但社会道德规范却不会因此发生变化。(3)道德是伦理学、社会学研究的对象,而品德是教育学、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品德测试条件:(1)测评对象客观存在,并可以被人们所认识。(2)测评对象的质与量具有大小、强弱与多少上的程度差异、数量差异或存在与否差异。3)测评对象这种质与量的差异可以通过比较进行确定与报告。 投射技术的特点:测评目的的隐蔽性,内容的非结构性与开放性,反应的自由性 一个人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心理过程的强度(情绪的强弱、意志努力的程度),心理过程的速度和稳定性(知觉速度、思维灵活程度、注意集中时间的长短),心理过程的指向性(倾向于内还是倾向于外) 面试 评价中心的含义:评价中心是以测评管理素质为中心的标准化的一组评价活动。 是一种测评的方式,不是一个单位,也不是一个地方。 多个主试人采取多种测评方法对素质测评的努力,所有这些努力与活动都围绕着一个中心,这就是管理素质的测评。 主要形式:评价中心的主要形式:1、公文处理(背景模拟、公文类别处理模拟、处理过程模拟) 2、小组讨论3、管理游戏4、角色扮演5、其他形式(面谈模拟、事实判断、书面案例分析) 招聘含义:招聘与甄选是指企业为了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根据人力资源规划和工作分析提出的人员需求数量与任职资格要求,通过需求信息的发布,有选择性的面向组织内外以最低的成本吸引、吸收、留住适合需要的足量的合格人员和颇具潜力的人才,安排他们到企业所需岗位任职的过程,以及建立人才库来满足企业未来需求的过程。 原则:公平竞争原则  效率优先原则 双向选择原则  确保质量原则  人员配置的主要原理:能位对应原理(能级相宜原理):人与人之间不仅存在能力特点不同,而且在能力水平上也是不同的。 表现在两个方面:1、承认人与人之间的能力差异2、单位或组织 组织的四个层级: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操作层 互补增值原理 :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以己之长补他人之短,从而使每个人的长处得以充分发挥,避免短处对工作的影响,整合优势,实现组织目标。 优势互补;团队1+1>2、1+1=2、1+1<2 动态适应原理:人与事的不适应是绝

文档评论(0)

cbf9679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