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老年人常见足踝疾病诊治资料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关节病诊疗研究中心 林剑浩
写在课前的话
足部解剖结构复杂,有26块骨、33个关节、百条韧带和肌肉,主要功能是负重,并推动身体向前移动,据统计人每天行走约8000-10000步,老年后双脚会发生一系列退行性改变,因此老年人足踝疾病在临床十分常见,但较多骨科医生缺乏对其规范化诊治的培训。本次课程就老年人常见足踝疾病诊治的相关内容进行介绍。
一、足和踝的解剖与功能
足踝疾病是常见疾病,但我国专门从事足踝疾病方面的专业医生极少。医院也无专业足踝科室,极易造成漏诊和误诊。
(一)足踝解剖
足是非常复杂的器官,髋关节、膝关节等由 2-3 块骨组成。而足由 26 块骨加两块籽骨(第一趾骨下)组成。
1 、按功能分类
( 1 )前足
前足包括 5 块趾骨和 14 块趾骨,主要功能为屈伸,负责行走时推进身体重心向前移动。
( 2 )中足
中足主要由 5 块跗骨组成,包括头骨、 3 块楔骨、舟骨, 5 骨间两两相连,构成 5 个关节,活动度小,功能主要是维持稳定性。
( 3 )后足
后足由跟骨和距骨组成,主要是构成足的两大关节,踝关节和距下关节。
2 、动力系统
在熟记 26 块骨的名称、外形、解剖功能外,还应了解其动力系统。动力系统主要由两部分肌肉组成,内在小肌肉和跨关节长肌肉。
上图左为踝关节内侧面,主要有 3 个肌腱跨过内踝后方,分别是胫后肌、拇长屈肌腱和指长屈肌腱,其作用主要是活动踝关节,活动跖趾关节屈曲伸直,及稳定踝关节。上图右为踝关节外侧。
熟悉相关肌腱的位置及功能,对于治疗踝关节疾病有重要意义。如面临踝关节损害、关节不稳时,可能需要肌腱转移进行替代治疗。此时需要掌握肌腱各自的功能及其在整体行走过程中所担当的角色。
(二)足踝功能
足踝的功能主要包括缓冲下肢冲击力、适应各种地面、推进身体重心前进。
首先足踝位于身体最低端,因此任何下肢行走或跑步、跳跃时,身体所遭受的冲击力首先由足踝向上传达,足踝主要缓冲下肢应力。
第二足踝本身具有很多小关节,能够通过各关节间功能上的协调,适应各种高低不平的地面或坡度。
第三,行走时身体向前,踝关节通过脚后跟把重心从足弓一直前移至拇趾,使身体向前推进。推进过程是小关节、各关节的配合。
脚部改变具体会对身体造成什么影响。 二、常见老年足踝问题
足踝很重要,只要行走都会涉及足踝,随着年龄增大,小关节更加容易损伤。常见老年足踝疾病包括各种跟痛症、前足痛、踝关节疼痛、麻木、烧灼等感觉异常、关节肿胀等,即疼痛,神经感觉异常和关节肿胀。
(一)跟痛症
跟痛症可分为跟跖侧疼痛和跟后部疼痛。跟跖侧疼痛位于跟骨跖侧,足底靠内;跟后部疼痛为跟腱部疼痛,位于跟骨后。
1 、病因
跟跖侧疼痛可由跖腱膜炎、跟下脂肪垫炎、附管综合征、跟骨疲劳骨折等原因引起;
跟后部疼痛可由跟腱滑囊炎、跟腱炎、踝管综合征、疲劳骨折及跖底神经卡压症等原因引起。
引起跟后部疼痛的原因不包括( )。
窗体顶端
A. 跟腱滑囊炎
B. 跖底神经卡压症
C. 跟腱炎
D. 跖腱膜炎
窗体底端
A. 跟腱滑囊炎 B. 跖底神经卡压症 C. 跟腱炎 D. 跖腱膜炎 正确答案:D
解析:跟后部疼痛可由跟腱滑囊炎、跟腱炎、踝管综合征、疲劳骨折及跖底神经卡压症等原因引起。跖腱膜炎主要引起跟跖侧疼痛,因此选D
2 、足底跖腱膜炎
( 1 )病因
跖腱膜炎的确切原因还不十分清楚,可能与步行跖趾关节背伸、跟骨内侧结节疲劳骨折、跖腱膜附着部骨膜炎、趾短屈肌止点炎症、中老年女性,肥胖等有关,与骨刺关系不大。
正常走路时足呈弓形,跖腱膜起稳定足弓的作用,随年纪增大或由于过度疲劳,长时间行走时不断牵扯跖腱膜,将应力转移至跖腱膜在跟骨的附着处,该处力量薄弱,容易损伤,反复牵拉可导致跖腱膜起点不发生小撕裂伤,引起炎症水肿,最终导致疼痛。另外由于跖腱膜位于跟骨内侧结节,部分患者长距离行走后跖腱膜本身无异常改变,但该结节发生疲劳骨折,出现水肿炎症,骨折修复时产生骨刺,从而影响跖腱膜的附着,引起疼痛。随年龄增长,足部的肌腱和韧带发生退变,而退变的韧带不能耐受正常的日常生活,也可引起跖腱膜炎。
临床诊断时常会混淆骨刺与跖腱膜炎,以骨刺引起的跖腱膜炎,骨刺的位置在 X 线常与跖腱膜的跟骨附着部位重合,而实际两者间尚有一段距离,因此骨刺与跖腱膜是否存在直接的关系尚不确定。
( 2 )临床表现
跖腱膜炎的病因虽然尚不明确,但其共同的临床表现为跟骨内侧结节,跖腱膜起点处压痛;起步痛,持续走路后缓解,但静息后活动疼痛;拇指主动背伸,牵拉跖腱膜,可加重疼痛。
( 3 )治疗
跖腱膜炎是临床常见疾病, 90% 的患者非手术治疗有效。部分患者可自愈,少数患者可反复数年。物理治疗主要包括冰敷和牵拉锻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执业兽医机构聘用证明或服务协议.docx VIP
- 高中语文革命题材课文阅读与写作能力培养策略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生态生命安全森林草原火灾的危害教案.pdf VIP
- 2025年淮安市专业技术人员公需试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解读.docx VIP
- 《文献检索与毕业论文写作》课件第三章 常用英文数据库的使用 .pptx VIP
- 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民族精神+纪念抗战胜利主题班会.pptx VIP
- 2025版煤矿安全规程学习培训课件.pptx
- 22J403-1楼梯栏杆栏板.pptx VIP
- 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2024新版2025秋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