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节 河流的地质作用 1、垂直侵蚀作用 河流的垂直侵蚀作用是指河水冲刷河底、加深河床的下切作用。 其侵蚀强度决定于河水具有的能量大小和河底的地质条件。 2、侧向侵蚀作用 河流的侧向侵蚀作用是指河流冲刷两岸,加宽河床的作用。 主要发生在河流的中下游地区。 侧向侵蚀作用结果是使河谷愈来愈宽,河床愈来愈弯曲,形成河曲。 河曲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可使同一河床上、下游非常靠近,在洪水时易被冲开,河床便截弯取直。被废弃的弯曲河道便形成牛轭湖 图3-2 侧蚀作用使河谷不断加宽 九曲迴肠 图3 河曲发展 形成牛轭湖 二、河流的搬运作用 河流将其携带的物质向下游方向搬运的过程,称为河流的搬运作用。 河水搬运物质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河水的流量和流速。 三、河流的沉积作用 河流在河床坡降平缓地带及河口附近,河水的流速变缓,水流所搬运的物质在重力作用下,逐渐沉积下来,这种沉积过程称河流的沉积作用。 所沉积的物质称冲积物(层)。 河流搬运物质的颗粒大小和重量,严格受流速控制。 当流速逐渐减缓时被搬运的物质就按颗粒大小和比重,依次从大到小、从重到轻沉积下来,因此冲积层的物质具明显的分选现象。 上游及中游沉积物质多为大块石、卵石、砾石及粗沙等,下游沉积的物质多为中、细沙、粘土等。 河流在搬运过程中,碎屑物质相互碰撞摩擦,棱角磨损,形状变圆,所以冲积层的颗粒磨圆度较好,多具层理,并时有尖灭、透镜体等产状 四、河流阶地 河谷两岸由流水作用所形成的狭长而平坦的阶梯平台,称河流阶地。 它是河流侵蚀、沉积和地壳升降等作用的共同产物。 当地壳处于相对稳定的时期,河流的侧向侵蚀和沉积作用显著,塑造了宽阔的河床和河漫滩。然后地壳上升,河流垂直侵蚀作用加强,使河床下切,将原先的河漫滩抬高,形成阶地。 若上述作用反复交替进行,则老的河漫滩位置不断抬高,新的阶地和河漫滩相继形成。 因此,多次地壳运动将出现多级阶地。 河流阶地主要可分三种类型: 1、侵蚀阶地 侵蚀阶地特点是阶地面由裸露基岩组成,有时阶地面上可见很薄的沉积物。 侵蚀阶地只分布在山区河谷。 它作为厂房地基或者桥梁和水坝接头是有利的。 3、堆积阶地 阶地的特点是沉积物很厚,基岩不出露,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地 区。 它的形成反映河流下蚀深度均未超过原来谷底的冲积层,根据下蚀深度不同,堆积阶地又可分为上迭阶地和内迭阶地 [图3-4(c)、(d)] 上迭阶地的形成是由于河流下蚀深度和侧蚀宽度逐次减小,堆积作用规模也逐次减小。 说明每一次地壳运动规模在逐渐减小,河流下蚀均未到达基岩。 内选阶地的特点是每次下蚀深度与前次相同,将后期阶地套置在先成阶地内。 说明每次地壳运动规模大致相等。 五、河流侵蚀、淤积作用的防治 对于河流侧向侵蚀及因河道局部冲刷而造成的坍岸等灾害,一般采用护岸工程或使主流线偏离被冲刷地段等防治措施。 ?1、 护岸工程 (1)直接加固岸坡 常在岸坡或浅滩地段植树、种草。 (2)护岸:有抛石护岸和砌石护岸两种。 即在岸坡砌筑石块(或抛石),以消减水流能量,保护岸坡不受水流直接冲刷。 石块的大小,应以不致被河水冲走为原则。 抛石体的水下边坡一般不宜超过1:1,当流速较大时,可放缓至1:3。石块应选择未风化、耐磨、遇水不崩解的岩石。 抛石层下应有垫层。 2、约束水流 ⑴顺坝和丁坝 顺坝又称导流坝,丁坝又称半堤横坝。 常将丁坝和顺坝布置在凹岸以约束水流,使主流线偏离受冲刷的凹岸。 丁坝常斜向下游,夹角为60~70°,它可使水流冲刷强度降低10~15(图5) 第3节 岩溶 岩溶是指可溶性岩层(主要是石灰岩、白云岩及其他可溶性盐类岩石)分布地区,岩石长期受水的淋漓、冲刷、溶蚀等地质作用而形成的一些独特的地貌景观 如:溶洞、落水洞、溶沟、石林、石笋、钟乳石、暗河等。 岩溶现象主要发育在碳酸盐类岩石分布地区,尤以南斯拉夫北部的喀斯特高原,为早期典型,因而国际上称喀斯特。 一、斜坡的破坏类型 斜坡岩体失稳破坏的类型主要有蠕变、剥落、崩塌和滑坡。 1、蠕变 斜坡上挤压紧密的岩石,在重力作用下发生长期缓慢变形及松动的现象,称蠕变。 2、剥落 斜坡上的表层岩石,由于长期的物理风化作用而破碎成细小的岩片、岩屑,在重力作用下向坡下坠落和滚动的现象,称剥落。 3、崩塌 在斜坡的陡峻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