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单元一
物联网认知
课程先从误导你开始……
Yeelink的姜兆宁一心想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智能家居产品却销售无路,来自小米科技的雷军拥有国内数一数二的线上闪购却不愿冒研发之风险。然而某一天,当姜兆宁遇上雷军,二者各取所需,互利共生,一条独有的合作之路在小米面前展开。小米的未来似乎更宽广了。
和大多数的创业者一样,在无数个空闲时间里,姜兆宁和刘达平俩人一直在寻找创业的机会和点子。数年来,他们设计了各种创业计划和模型,但都徒劳无功,直到2012年10月的某一天,一条有关飞利浦生产的智能调色灯Hue点亮了俩人沉睡的大脑。他们当机立断离开了朗讯科技公司,决定自立门户在中国也设计出这样的产品。
创新智能灯销售一空
抱大腿的感觉真好
“飞利浦的Hue主要在零售商店出售,因此零售商的分销网络无形中增加了产品的最终定价。但是我们通过小米的网络销售我们的产品,替我们剩下了不少的分销费用。”姜说道。
反过来,正如小米在消费者心中的广泛知名度从侧面帮助Yeelink降低了营销成本,从制造商那里批量购买产品也有助于降低零部件的成本。一旦Yeelink抱上了小米电商网站的大腿,给智能灯讨价还价的底气就来了。
小米将挑起物联网渠道之大任
消费类科技行业近年来逐渐对物联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是随着消费者越来越多地开始购买这类产品时,如何分销却也成了硬件制造商的一大难题。
小米科技,通过与Yeelink成功合作的实例,向人们展示了其解决此困境的能力。小米作为中国最大的智能手机供应商以获得多数人的认可,它的主要线上销售服务还可以用来销售其他的产品。通过帮助传播宣传这些智能硬件产品而非真正地制造它们,小米可以作为连接这些产品与需求人群的纽带并且还可以降低承担不必要的风险。当美国的硬件创业公司发现从实验室到实际推广之间仍有一条漫长的路要走时,在中国,这条路已经铺好,快速、便宜、专为小米“制造”。
小米智能家庭套装以小米多功能网关为中心,搭配小米人体感应器、小米门窗感测器、小米无线开关等设备。
强调安装简单,通过Zigbee连接,同时连上小米云和其他智能设备,即可在手机上进行控制。
P8
项目1
物联网入门
P9
本项目核心要点
揭开物联网的神秘面纱
追溯物联网的起源与发展
认识物联网技术标准
一、物联网概述
五、物联网的应用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又名传感网。
1. 物联网概述
国际电信联盟曾描绘“物联网”时代的图景:当司机出现操作失误时汽车会自动报警;公文包会提醒主人忘带了什么东西;衣服会“告诉”洗衣机对颜色和水温的要求等等。
“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定义: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
1.1 物联网概念
1.1 物联网概念
物联网与互联网
互联网是物联网的基础
物联网是互联网发展的延伸
突破传统思维,在“物联”时代,“现实
的世间万物” 将与 “虚拟的互联网”整合
为统一的“整合网络”,全球全世界
的运转以此为基础
1.2 物联网原理
物联网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RFID、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构造一个覆盖世界上万事万物的“Internet of Things”。在这个网络中,物品能够彼此进行“交流”,而无需人的干预。
实质:利用射频自动识别(RFID)技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实现物品(商品)的自动识别
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
1.2 物联网原理
步骤
对物体属性进行标识;
需要识别设备完成对物体属性的读取,并将
信息转换为适合网络传输的数据格式;
将物体的信息通过网络传输到信息处理中心,
由处理中心完成物体通信的相关计算。
全面感知:利用RFID、传感器、二维码,及其它各种的感知设备随时随地的采集各种动态对象,全面感知世界。
可靠的传送:利用以太网、无线网、移动网将感知的信息进行实时的传送。
智能控制:对物体实现智能化的控制和管理,真正达到了人与物的沟通。
1.3 物联网基本特点
物联网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一、物联网概述
五、物联网的应用
1995年,比尔・盖茨在其《未来之路》一书中已提及物联网概念。
2005年11月17日,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报告指出,无所不在的“物联网”通信时代即将来临,世界上所有的物体从轮胎到牙刷、从房屋到纸巾都可以通过因特网主动进行交换。射频识别技术(RFID)、传感器技术、纳米技术、智能嵌入技术将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2009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