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轮复习(第1课时) 研究者将空腹的大鼠置于冷水中,探究冷水刺激对大鼠生理功能的影响。 冷水刺激引起实验大鼠皮肤血管收缩,减少皮肤散热量;同时引起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加,细胞代谢加快,产热量增加,以维持体温稳定。冷水刺激还引起胃粘膜内的HCO3-减少,从而对H+的缓冲作用减弱,引起胃粘膜损伤。胃粘膜可抵御致病微生物对机体的侵害。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免疫调节 ①含羞草被碰触后会垂下叶子 ②草履虫会向水中有糖分的一侧移动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它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反射活动需要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如果反射弧中任何环节在结构或功能上受损,反射就不能完成。 无 静息 正 负 K+外 活跃 负 正 Na+内 产生兴奋 膜电位变化 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负 正 正 负 电位差 局部电流 未兴奋部位 电位 (2)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 (3)实验确定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方向 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写出甲图中标号代表的结构 ① ,② ,③ , ④ ,⑤ ⑥ 。 (2)请在图中圈出突触小体 (3)突触由图中 组成(填序号) (4)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 内的 受到刺激,释放 。该物质扩散通过 ,与突触后膜上的 结合,引发突触后膜 变化,引发一次新的 。这样, 就从一个神经元传递到了另一个神经元。 轴突 线粒体 突触小泡 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④ ⑤ ⑥ 突触前膜 突触小泡 神经递质 突触间隙 特异性受体 神经冲动 兴奋 电位 (5)神经递质从前膜释放需跨 层膜,该过程体现了膜的 特点。突触小体中含有较多的线粒体,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突触处,兴奋以 形式传递。突触处信号的变化情况是: 。 (7) α-银环蛇毒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因此其中毒症状是 (填“肌肉僵直”或“肌肉松弛”);有机磷农药能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而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是清除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症状是 (填“肌肉僵直”或“肌肉松弛”)。 (8)兴奋在突触处单向传递的原因: 。 0 一定的流动性 为释放神经递质提供能量 神经递质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肌肉松弛 肌肉僵直 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 下图是神经系统调控多巴胺释放的机制, 释放多巴胺的神经元还受到抑制性神经元的调控,当抑制 性神经元兴奋时,其突触前膜可以释放 γ-氨基丁酸,γ-氨 基丁酸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使Cl- ,从而使释 放多巴胺的神经元 ,多巴胺的释放量 。 内流 受到抑制 减少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突触的传递的比较: ? 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突触上的传递 信号形式 ? ? 传导(传递)速度 ? ? 传导(传递)方向 ? ? 电信号 (神经冲动) 化学信号 (神经递质) 快 慢 双向 单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