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地形图的判读浅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你会读地图上的高度吗? 地面高度 等高线 等高线的绘制 几种基本地形部位的判读 课堂延伸: 等深线: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线 五种基本地形特征 收获平台 这节课你有那些收获? * 德化五中查春生 * 唐山市第75中学 钟万书 我量的甲山也是高1000米 海平面 我量的丁山高1000米 ??? 海拔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小甲所在地的海拔为 米, 丁山的海拔为 米, 甲山的海拔为 米, 甲山相对丁山的相对高度为 米。 1500 1000 1500-1000=500 海平面 巩固练习: 500 ★ A 200米 等高线:把各个地点的海拔标注在地图上,再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的线。 250 240 230 220 210 等高线 。 坡陡的地方 坡缓的地方 等高线 。 密集 稀疏 山 山体的不同部位 山峰 山脊 缓坡 陡坡 鞍部 山谷 陡崖 鞍部 山谷 山脊 山峰 ▲ 闭合曲线中心(点) 等高线向低处突出 (线) 等高线向高处突出 (线) 两个山顶之间低地(点) 等高线重合的地方(线) 山峰 盆地 山谷 山脊 鞍部 陡崖 等高线闭合 里大外小 里小外大 等高线弯曲 向高处弯 向低处弯 一组山谷线和一组山脊线间的中间部位 几条等高线相交于一线 局部地形的判读 50米 150米 250米 A B 等高距:50米 F E C G 等高线密集 等高线稀疏 高 低 高 低 陡坡 缓坡 山谷 山脊 山峰 鞍部 陡崖 北 ↑ 1:10000 B 250 240 230 220 210 ▲ ▲ A C D E F 3、指出A.B.C.D各点所在的地形类型名称. 1、从A坡到乙山顶和从F坡到乙山顶,哪条线路更容易? 2、甲乙两山顶相对高度约为多少米? 260 262 275 -100 -200 -300 高原 平原 五种基本地形: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 山地 丘陵 盆地 高原:较大范围的,较平坦的,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地形区 丘陵:海拔在200—500米之间,崎岖不平的地形区 盆地:中间低、但较平坦、四周相对较 高、但相对崎岖的地形区 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崎岖不平,呈条带状分布的地形区 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相对较平坦的地形 平坦 中间低四周高 起伏小,坡度和缓 起伏大坡度陡(山高谷深) 平坦,边缘部分陡峭 相对高度 低于200米 不一定 低于200米 超过500米 超过500米 海拔 平原 盆地 丘陵 山地 高原 海拔高度 相对高度 等高线地形图 地形剖面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 反映地面高低起伏的变化 生活? 等高线 等高距 话题引入。由上节课的地图引入三种地形图的判读。开门见山引入教学 ?

文档评论(0)

花仙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