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新课标同步导学高一语文课件8(人教版必修3).ppt

2012新课标同步导学高一语文课件8(人教版必修3).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2新课标同步导学高一语文课件8(人教版必修3)

都说乱世出枭雄,不只是说军事上,你还是思想上、政治上的枭雄。战国时期,一个混乱的时期,一个无主的时期,一个嗜杀的时期,只有你才提出“人性本善”这一主张,只有你才会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也只有你才会说人人都可以行“不忍人之政”。该说你太善良呢,还是太天真呢? 善良是肯定的,但天真也是有的,不然为什么会游历各国,而且去游说齐宣王、梁惠王?你明知他们有称霸的野心,有嗜杀的本性,却妄想用“人性本善”去感化他们,这不是天真又是什么? 曹交曾问过你“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你说“然”。但你确切地知道尧舜时代的仁政究竟是什么样子吗?我想你未必清楚,你只不过是虚构一套自己认为的仁政思想。可若说你虚构,却又有些不实,因为当时确是“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也许是你对这些现实的不满才构想出一套“不忍人”的仁政来吧! 你留给后人的是一部充满了民本思想、仁政主张的书——《孟子》,虽然并非都是你所作,却表明了你的思想和风格。 《孟子》一书中论辩居多,而当公都子问你,“外人皆称夫子为好辩,敢问何也?”你却说:“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好一个“不得已”,因为“不得已”而“好辩”,因此也就形成了文章的特点。 顾炎武曾说“邦无定交,士无定主”,一般游士,都肆无忌惮。是不是也因为你无定主,所以说话较随便些,在王公大人面前,也敢扺掌而谈呢?大概也是因此,你的文章才会有如此磅礴的气势吧!为什么你会无所忌惮呢?难道单单是因为你是个游士,无定主吗? 不是的,这其中还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修养,也是因为这样的修养,才使你的文章沛然而不可御。 孟轲,请允许我叫你全名,这比叫孟子更亲切。 你是站在历史之上的巨人,“亚圣”之名当之无愧。你闪亮的思想会继续耀眼下去! [赏析] 文章最明显的特点是其浓郁的抒情性。作者情动于内,发之于外,以情真意切的第二人称“你”和第一人称“我”,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孟子思想的光辉和作者对孟子及孟子思想的钦佩,既拉近了作者与孟子之间的距离,也拉近了读者与孟子、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文章语言优美,富有很强的表现力,在短小的篇幅中表达了有类于常规又超越于常规的思想内涵。文章在结构安排上,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首尾呼应;中间从孟子的时代、孟子的人性、孟子的思想及修养诸方面展开,严谨细密极有法度。 练规范、练技能、练速度 解析: A.兼词,相当于“之于”;B.代文王之囿/表商量语气;C.认为/以之为,把……作为;D.罪行/归罪。 答案: A 13.孟子主要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说明自己的观点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孟子是通过百姓对“文王之囿”和“寡人之囿”不同态度的对比来说明自己的观点的。“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民犹以为小”;“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以为大”。问题是前者能“与民同之”,后者不能。 14.翻译句子。 (1)若是其大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周文王的园林有如此大吗? (2)这园林与百姓是共同享有的。百姓认为它小,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参考译文】 齐宣王问道:“据说周文王养鸟兽的园林纵横各七十里,有这回事吗?”孟子回答道:“史书上有这样记载的。”宣王说:“它有这么大吗?”孟子说:“百姓仍然认为它太小。”宣王说:“我的园林纵横各四十里,百姓还认为它太大,为什么呢?” 孟子说:“周文王的园林纵横各七十里,割草砍柴的人可以到那里去,打野鸡野兔的人也可以到那里去。这园林与百姓是共同享有的,百姓认为它小,不是理所当然的吗?我一到齐国边境,先打听到齐国最紧的禁令,然后才敢进入齐国。 我听说国都郊区有纵横各四十里的园林,如果谁杀死了里面的麋鹿,罪行就跟杀人一样大。那么纵横各四十里就是在国中设置的一个大陷阱,百姓认为它太大,不也是理所当然的吗?” 15.善用比喻,可以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清楚明白,并且饶有趣味。《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巧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把梁惠

文档评论(0)

zw404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