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S5U首发】山东省德州一中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docVIP

【KS5U首发】山东省德州一中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KS5U首发】山东省德州一中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德州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模块检测 语文试题 2011年11月 说明: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分,考试时间分钟。 ①为了弄清这句话的出处,判断对方说法的真伪,老先生跑了许多图书馆, 了大量的文献资料。 ②这位教授认为青年学生应读懂一些为人 之道,做事要把握分寸,谨言慎行,礼行天下。 ③雨势突然增大,组委会不得不 了今天的比赛,并表示将向观众赔偿门票损失。 A.批阅 处事 终止 B.批阅 处世 中止 C.披阅 处世 中止 D.披阅 处事 终止 4.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句是( ) A.我很欣幸他的得释,就赶紧付给稿费,使他可以买一件夹衫,但一面有很为我的那两本书痛惜:落在捕房的手里,真是明珠投暗了。 B.唐人写绝句,五言才二十字,七言也仅二十八字,但是无不惨淡经营,反复推敲。 C.乔治桑在我们这个时代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其他的伟人都是男子,唯独她是伟大的女性。 D.侦查人员认为,这两个案件表面看没什么牵扯,实际上却藕断丝连,应做认真分析。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天宫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已经达到新水平,更标志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B.努力发展高新科技产业,搞好节水农业,办好乡镇企业,是能否使西部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 C.交通部发布了《驾驶员素质教育大纲》,督促驾驶员牢记集中注意力、仔细观察和提前预防,以保证平安出行。 D.这个地区的环境污染已经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但在记者面前,三个排污企业的领导却避重就轻,推卸责任。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9分) 聆听历史是一种伟大的才智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并不封闭,中华民族本身就是在长期的兼容并取、包收含纳中形成的。中华民族在几千年时间里融合了许多古代先民,这个过程就是古代先民相互开放、相互吸收的过程。由于开放,我们的民族取长补短,创造了伟大的文明成就;由于融合,民族的精神保存了活力,历经磨难而终久不息。古代民族的兼收并取,最终铸造了中华民族,由此奠定了东方最灿烂的古代文明。文明生存的条件之一,就是对外开放的环境与心态。环境的封闭看起来是安逸与宁静,但同时也意味着丢失前进的机会。心态的封闭则是自己闭起眼睛来不看竞争的现实,在竞争的环境中一定会碰得头破血流。这样一个教训,在世界进入近代以来就让中国人吃足了苦头,而当我们克服这种心态后,我们就又起步了。中国近一两百年的历史,就是这样一部心态史。所以,一个开放的环境与一个开放的心态,对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那么,开放的心态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抬起眼睛来看别人,既看别人的过去,也看别人的现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越来越明白:不看别人的现在,那就是夜郎自大,自取落后。但看别人的过去之重要性,却是多数人所忽视的。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看别人的过去实际上就是在看别人的现在。别人现在成功,他为什么成功———成功的根源在过去;别人现在失措,他为什么失措———失措的原因也在过去。世界上没有无本之木,现在这棵树,是长在过去这个本上。有谁能够相信:一个国家的兴盛,会没有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因素作为其条件,而这些条件难道是在一瞬之间一蹴而就的,并不是出自于其历史经历的积累、或其历史创造性的不断涌现?又有谁能够相信:一个国家的挫折,不由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等诸方面的问题所造成,而这些问题难道是一日之间成三尺之寒,并不由其主观、客观各种原因积淀而成为历史的顽疾?   历史不仅是一种知识,而且是一种智慧。外国历史不仅仅是关于外国的历史知识,而且是世界其他民族积累的智慧的结晶。常有人问:学习历史有什么用?我的回答是:历史给人以聪明。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历史纪录的是前人的经历,提供的是前人经历中的经验和教训。人常说:吃一堑,长一智。经验提供的是成功的智慧,教训使后人有可能成功。我们总希望自己成功、不失败,历史的经验与教训,就是成功和不失败的一面镜子。实际上,任何人都站在历史的镜子前,而看不看镜子、能够在镜子中看见什么,这就是智慧的表现。我还愿意使用另外一个比喻:历史虽然无言,但它却会说话;能够听见历史说话已经很了不起了,而能够听懂历史在说什么,这就是伟大的智慧。在世界进入近代以来就让中国人吃足了苦头,而当我们克服这种心态后,我们就又起步了 第3页(共10页) 第 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by2016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