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个好的网络编辑.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如何做一个好的网络编辑

如何做好网络编辑  何谓编辑的点、面功夫   那么编辑的点和面的功夫在哪儿呢?面就是整个版面,就像网站的频道;点就是记者具体负责的事。而编辑的点的功夫,就在于和记者的沟通与指导上,这也是编辑的常规工作。比如以前我们在刚做新京报的时候,是2003年9月7号,我们12个人坐在一个办公室里大眼对小眼,就在想做新京报,该怎么办?到底要做什么样的报纸?当时的总编辑,其实做的就是编辑干的活;最终我们认为,要做都市中的时政类媒体,那么这需要的就一定是社会类、经济类、文化舆论,还有就是娱乐消费。一块统筹下来的时候,就是具体的每一块的定位以及该怎样来做。我们都是南方都市报来的,当年刚来首都,觉得自己一下渺小了,广州的人多得要死,对于人群的一个把握,对我们对于整个面的呈现作了一个考量,当时我和科斌,他现在是和讯财经中心的总监,我们俩是搭档。北京的经济版该怎么做?在南都,许多国外的信息,和国外和国内的对比,但在北京,许多人通过网络读到了国外的信息,那到底该怎样才能做到“鲜”?那么我们就定位在观察者角度,而非以道听途说的方式来面对这些问题,其中的第一问题就是做经济类评论,组织一些专家。这里先插说一点内容,比如有钱人多在上海,那里有许多外国人、投行啊,大家知道吗,外国人读我们的新闻,主要从人民日报上,然后分析中国的动向,了解这些“中”字头的企业。所以,在北京这个定位上,政治足以影响经济,我们要从政策上去做,然后再往后面去做。而在北京,最需要看到什么样的新闻?在地方,一般是做本地企业的一些状况报道,而在北京,除了中字头的企业和一些互联网企业外,其他的都不在北京,而对北京来讲,要着眼的是全国。比如人民币升值的时候,银监会还在开会,我们就在外边等,等开完会以后,我们就说赶紧发,而且那边还开着会,我们就已经找了一些专家来做预测,这些资料主要在编辑手里,有些专家是不愿意发言的,有些口水人士虽然是伪专家,但他是愿意发言的,人民币升值对我影响最大的是什么?人民币升值对哪些行业最大?而如果你是通过记者讲出来肯定不行,而要通过专家来说,配上这些若干行业,若干专家对这些事情的反应,大家看到陈锋那么牛,国家第一次因为一篇报道而修改法律,但编辑在背后做了多少?编辑找了多少法律专家。编辑做的工作会越来越得到尊重。   报纸的语言表达方式   都市类报纸都有周刊,那么这个怎么来做呢?北京的政府太多,早上八点上班,下午五点下班,甚至四点半就走掉了。大家知道北京卖的最好的报纸是什么吗?参考消息和环球时报。我们最初都觉得很奇怪,这些东西拿来看全都是小豆腐块或一些国外的摘抄。结合这些,我们来考虑,周一做什么?周一一般是没有什么新闻的,大家决定来做汽车。而周末大家最关心的是什么?去逛街。所以数码和商业类的服务信息就在周四周五去做。医药健康服务,老太太看的可能最多,就放到周二周三。IT类的就是花哨。这些就是经济版的定位和版面安排。   当时经济版的主任王海涛曾提出,对于一些热点问题,大家都争相讨论,那么为什么不在这个版上开个“第一眼”,好让大家知道集中关注的焦点是什么。于是又加了一块内容,把最要的一点提出来,让所有人来参与讨论。这样才能成功。而这全是由编辑们来做的工作,每个编辑都面对自己的版面去想。直到最早的报纸在12月11号出来,这期间都一直在策划和讨论。   其实新闻也有自己的规律,行业虽然不同,比如我自己也做过政经、做过IT。其实对于学新闻的人来说,别说专业性很强,就算让你去做传统的社会新闻,也未必会做好。在新京报,每天是下午5点截稿,编辑的任务还算比较轻,可能只负责两个版面。   有了这些版面的定位以后,那么报纸的语言应该是什么呢?在广州,可能会用一些广州话,但在北京,可能用北京话就不能拉近与北京人的距离,有人开玩笑说二环以外的都是外来人。既然我们的定位是高端,语言须要严谨,避免类似“据说”、“听说”、“某知名人士”、“消息灵通人士”之类的词语,而这些也主要由编辑来把关,因为你的语言直接影响了整个报纸的呈现。我们很喜欢华尔街体的表达方式,它很严谨,也很轻松,现在是快餐文化,能在第一段里面就交待清楚内容,这部分是编辑对记者的要求。我们开玩笑说,记者出去到处找配料,烹出菜肴来的其实是编辑。比如当时我在做宝马案的时候,有一个社会新闻的记者在前面做,当时的编辑也是陈志华,他就把我也借调过去了,去配合调查。其实我以前也做过很短的一段时间社会新闻。要调查的是一家做高速公路建设的建筑公司,大家都知道,这是需要资质的,而这家公司又经常越过资质限制拿到许多项目。我先去了黑龙江省交通厅,准备直接找他们厅长,但厅长不在,去北京开会了,所以那个接待的人就帮了联系了些我想见的人,就是拉过来一帮老板,我就和他们聊,比如为什么你们拿不到工程?他们就说,那家公司最初是属于劳改场的基建处,就是把劳改犯拉去修路去了,原

文档评论(0)

cbf9679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