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电影文化 本章导航 一、电影语言与电影发展 二、电影文化的特征和功能 三、类型片简介 四、当代中国电影现状与电影批评 五、近年中国电影个案分析 一、电影语言与电影的发展 电影(film)是一种以活动照相术结合幻灯放映发展起来的综合艺术,主要流程是用电影摄影机以每秒摄取若干格画幅的运动速度,将被拍摄的运动过程拍摄在条状胶片上,成为许多格的动作逐渐变化的画面;然后经过一定的工艺过程,制成可以放映的影片;当影片通过放映机以同样的运转速度被灯光连续地投影于银幕时,由于人类视觉具有暂留印象的特性,观众便从银幕上看到像是实在活动的、放大了的活动影像。 ?电影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革命,对人类的视觉和感观世界产生了一次重大冲击。印刷术的发明对文化的传播与普及产生革命性的影响,但是并没有改变文化的表达方式与思维。新的乐器对音乐的影响比较复杂,工艺方面的变化使音乐的表达方式更多元化,但并没有带来更多的关于音乐艺术的全新概念。留声机让千百万听众听到了录制下来的声音,但只能给人一种听觉上的享受,影像术的发明使画家有可能创造出三维空间的幻像,但只能让人类的某些行为定格在一个固定的影像时间内,仍旧不能表现人类的全景运动。然而电影的诞生,作为“自然造物的补充,而不是替代”,最终,使物质现实的空间形式得以复原。使人类获得了一种全新的感知世界的经验,获得了一种全新的影像思维的方式.。 电影是视觉文化的组成一部分,而视觉文化是以20世纪初电影技术的诞生作为标志而发展的,随着电影的出现,传统的印刷文化被一种新的视觉文化将取代,视觉文化的出现意味着影像时代的到来,而传统的语言中心的文化也正向以形象中心的文化的转变,当代文化中文字形态的文化显然被形象形态的文化所征服。大众社会需要大众消费和娱乐,其主要形态是视觉的,文学作为一种语言艺术,以远远不能满足于在消费社会里当代文化越趋向于感性的需求,视觉文化作为一个直观的图像,恰恰使人们可在动态的影音世界中寻找另一个心理思维世界,对于大众而言,文字的魅力是远远不能与影像的魅力相匹敌,直观的世界远远比语言更能让人的视觉渴求得到满足。电影借助于自身的技术条件,把以前的种种艺术,例如音乐,绘画、戏剧等等,尤其是文学语言,吸纳、化解和整合成电影语言的构成要素,从而将各个艺术领域的受众有效地牵引到自己的幻想国度中来。 电影文化:电影作品与电影潮流所体现的社会现象、社会意识与风潮的集合,是人文科学的普遍性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电影的大众文化形态、电影的意识形态、电影的消费与审美、电影文化的怀旧思潮、电影与性别、电影的宗教与哲学诉求、电影与科技、电影的后殖民文化、电影的民族性与多地性等等。 梅里爱(1861-1938)原为演员和魔术师,1897年在法国建造了电影史上第一个专业摄影棚,1912年开始独立拍片。在电影拍摄上,他认为电影不必总对着周围生活,电影也可以像戏剧一样把远古的、想象的、虚幻的梦境等作为自己的内容。同时他还创造了停机再拍、叠印、叠化、多次曝光、渐隐和渐显等电影手法。 格里菲斯(1875—1948),美国著名导演、电影理论家,公认的电影艺术的奠基人。在格里菲斯之前的电影基本上离不开戏剧美学的范畴,但从1908年以后,格里菲斯开始进行探索、吸收别人的发明并融会贯通,加以发展,他逐渐形成了自己一整套比较完备的电影叙事语言。《一个国家的诞生》和《党同伐异》就是格里菲斯成熟时期的代表作。因此,他被称为“现代电影之父”。 格里菲斯导演的电影《一个国家的诞生》,当中著名的高潮段落“林肯被刺”,几分钟的场面由34个镜头组成,从不同的角度,分别叙述了主人公和他目睹的林肯总统和刺客各方面的表现、行为和心理状态。镜头分别由大全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组成,这样一种讲述故事的方法,完全形成了电影自己的叙事方法,也就是我们后来所说的蒙太奇。 蒙太奇(Montage)原是法语建筑学中的一个名词,指装配、组合、构成。后被借用到电影中,指按照生活的逻辑和美学原则,把一个个镜头组接起来。 狭义蒙太奇:就是镜头组接的章法和技巧。研究镜头与镜头之间怎样进行组接,来完成电影的画面造型,从而正确地表达作品的主题思想。 巴赞的长镜头理论是以“照相本体论”为基石的。他认为:电影是一种借助机械把现实记录下来的不同于以往任何艺术的现代艺术,是照相的延伸;它反对人为的干预和参与创造;电影只不过是现实的摹本,没有空间的真实,活动的画片就不会构成电影。 和巴赞相呼应的还有德国杰出的电影理论家克拉考尔,他认为原始的现实是电影所以感人的核心。 就艺术功能而言,长镜头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纪实性长镜头。其主要特征是侧重于强调时间的连续性和空间的整体性,使一个镜头能够在一个与现实相一致的时空里完成对一个动作或事物的完整过程,让画面本身说话,不加导演的主观意念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