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史导论概述.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法制史 任课教师: 联系方式: 导论 一、中国法制史的范畴 中国法制史是一门交叉学科。是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法学与历史学的相互结合。 小法制概念——14门主干课程之一。 ⊙认识法律传统 1、法律传统是民族的秩序个性。 2、法律传统的变化规律本身也是传统。 3、传统的断裂仍有规律可循。 法 学 理论法学(1/4)——法理学、法史学 部门法学(3/4)——宪法、刑法、民法、诉讼法等 法律史 外国法律史 中国法律史 法制史 法律思想史 二、学习法制史的目的 总结中法史经验教训,为现代法治作教材。 1、现代法律体系学习于西方 性质:社法/资法;形式相同。 中国近代法律——日本——德国——大陆法系 2、学习重点:封建法 封建对现代影响很深,为现代法制出力—反封建,了解封建法才知道反对什么。 但是,历史上的封建法起了很大的作用,成就辉煌。 观点一:批判 观点二:温情对待 3、中国封建法在历史上有辉煌的地位,唐律在世界上处于最领先的地位。 ⊙1896年日本学者惠积沉重将世界法律分为五大法系。 Law Family 中华法系、印度法系、伊斯兰法系、大陆法系(罗马法系)、英美法系(海洋法系) ⊙ 东方法:刑法为主 西方法:民法为主(契约) 现今法制建设 反封建 (制度消亡,影响尤在) 例:Ⅰ成文法VS皇帝诏令 法律 政策 Ⅱ 重刑轻民 1931年《中华民国民法典》 保护合法收入 VS 私有财产不容侵犯 Ⅲ 封建法特征:特权法 司法,以党纪代国法 Ⅳ 家族法 株连 连坐 Ⅴ 重实体轻程序 实体:惩罚 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过一个 程序:保护 宁可放过三千,不可错杀一个 Ⅵ 法律道德不分 重婚/事实重婚 中国法律制度在古代和近代的发展、演变的过程 发展阶段 中国法早期发展阶段(夏、商、西周) 法律制度特点 中国法律发展的源头起自于夏朝,与中国文明的起源同步。商朝、西周确立起以“亲亲”、“尊尊”为主要原则的宗法制法律制度,这一制度的形成与中国文明发源的特点密切相关。 成文法及“法治”阶段(春秋、战国、秦) 随着中国文明的继续发展,社会经济的逐渐发达,在春秋、战国时期,法律制度的发展进入一个新时期,成文法及法典的编纂,是这一时期法制的主要特点,尤其是这一时期法律思想的发展,为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指导思想的发展充分准备了理论依据。秦朝在中国确立了战国法家提出的君主专制制度,并实施了法家提出的“法治”方针。 法律儒家化阶段(两汉、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 秦朝的速亡为儒家思想与君主专制制度相互结合提供了一条途径。从汉朝开始,一直延伸到三国两晋南北朝,这一时期是儒家思想渗透到法律中的时期,即法律儒家化。 隋唐时期,伴随着《唐律疏议》的制定与颁布,彻底完成了儒家的礼教与法家的“法治”的融合,标志着中国古代法制的完备与成熟,世界五大法系之一的中华法系就此形成。 法典与案例结合阶段 自宋代以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中国法律开始向法律技术的完备方向发展,即在审判具体案件是如何实现司法操作与法律指导思想上的结合。案件成例作为一种法律形式得到很大发展,例与律开始相互结合。明、清两代王朝的法律制度是这一发展趋势的典型代表。 近代法律(清末、 中华民国) 清末,中国古代社会制度开始解体。传统法律制度在清末变法修律后也宣告消亡,中国开始步入法律近代化的新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法律的发展是以吸收、融合西方法律制度体系为主要内容,到中华民国南京政府制定、颁布“六法”为止,法律近代化的工作告一段落。 第一章 中国法的起源与夏商法律制度 (约公元前30世纪—前

文档评论(0)

a33666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