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与血培养;目录:;血流感染与ICU;ICU发生BSI的易感因素;ICU发生BSI的病原学类型;ICU发生BSI的病原学类型;ICU发生BSI的病原学类型;;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 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atheter 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简称CRBSI);CRBSI的现状;各种类型导管的血行感染发生率不同,以千导管留置日来
统计,从2.9-11.3/1000导管日不等,平均5.3/1000导管日
2006-2008年,美国重症监护室CRBSI的感染率在1.3‰-
5.5‰之间,导管使用率在39%-71%之间
ICU每年发生大约8万次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是院内获
得性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由此引起的病死率高达35%
有统计表明,在ICU中心静脉插管较未插管者引起血液感
染高出20-30倍;ICU住院超过2天患者BSI平均发生率为3.1%,平均发病密度如下:
插管患者小于30%时,1.0 BSI事件/1000 ICU住院日
插管患者30%-59%时,2.3 BSI事件/1000 ICU住院日
插管患者为60%时,3.1 BSI事件/1000 ICU住院日
这些BSI事件60%为CRBSI
(定义为在发生感染48小时前,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引起的初级血流感染)
;2009- 2010 年上海市65所医院ICU导管相关性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国外报道引起CRBSI的病原菌主要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念珠菌。
在我国最常见者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表皮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硝酸盐阴性杆菌、微球菌和真菌。;2009年北京市导管尖端培养病原体前五位: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表皮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
2009年北京市送检血培养病原体前五位: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导管病原菌定植:
导管头部、皮下部分或导管接头处定量或半定量培养,确认有微生物生长(15菌落形成单位,CFU))
出口部位感染:
是指出口部位2cm内的红斑、硬结和(或)触痛;或导管出口部位的渗出物培养出微生物,可伴有其他感染征象和症状,伴或不伴有血行感染
隧道感染:
指导管出口部位,沿导管隧道的触痛、红斑和/或大于2cm的硬结,伴或不伴有血行感染
皮下囊感染:
指完全植入血管内装置皮下囊内有感染性积液;常有表面皮肤组织触痛、红斑和/或硬结;自发的破裂或引流,或表面皮肤的坏死。可伴或不伴有血行感染 ;;CRBSI的危险因素;2、操作相关因素
穿刺部位:
股静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
无菌操作规范性:
操作人员和患者皮肤上的表皮葡萄球菌是最主要的病原菌来源。维护时消毒不严格可将细菌带入管腔
置管的熟练程度:
置管的熟练程度与感染发生率成反比
研究表明放置锁骨下静脉导管50根的医生导管脓毒症的风险大于熟练医生的2倍以上
; 3、病原微生物的特性;4、其它因素;CRBSI的临床表现;通过血培养判断是否为CRBSI;CRBSI送检方法:;如需保留导管:;从独立的外周静脉无菌采集2套血培养
无菌状态下取出导管并剪下5cm导管尖端或近心端交付实验室进行Maki半定量平板滚动培养或者定量培养
(Following Vortex或超声降解)
;;;;血培养的规范采集;血培养临床实践指南;CLSI 简介;采血指征
采血时间
采血次数
接种血量
消毒灭菌
CRBSI;问题:
血培养的指征是什么?;怀疑患者有血流感染的症状有:
不明原因的发烧(>38℃)或体温过低(<36℃)
白细胞增多( >10,000/ul),粒细胞减少( <1,000ul)
休克,寒颤,僵直
严重的局部感染(脑膜炎,心内膜炎,肺炎,肾盂肾炎,腹部术后感染,…)
心率异常加快
低血压或高血压
呼吸频率加快;问题:
怀疑血流感染,何时采血最佳?;0;采集血培养样本的最佳时间?答 案:;问题:
应该采几套血液标本?;基本概念;Cockerill, CID 2004;Weinstein et al. Detection of Bloodstream Infections in Adults: How Many
BloodCultures Are Needed J Clin Microbiol. 2007; 45:3546-3548;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病原菌;血流感染的常见致病菌;表皮葡萄球菌的临床意义;应该采几份血液标本?答 案: ;问题:
标本须间隔多久采集?;标本须间隔多久采集?答 案:;问题:
厌氧培养的必要性?;厌氧血培养的意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