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浦新王牌暑假辅导 高一暑假补习班 教孩子如何避开社交媒体的“陷阱”.docVIP

杨浦新王牌暑假辅导 高一暑假补习班 教孩子如何避开社交媒体的“陷阱”.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杨浦新王牌暑假辅导 高一暑假补习班 教孩子如何避开社交媒体的“陷阱”

教孩子如何避开社交媒体的“陷阱” 导语 社交媒体的使用群日益低龄化,越来越多的孩子活跃在社交媒体上,但是他们往往没有意识到社交媒体的危害。他们不知道,他们发布的照片、文字可以被多少人看见并分享。他们不知道,看见这些照片的人会对照片做什么。他们也不知道在社交媒体上留下的痕迹可以被轻易搜索到,并成为招生官了解他们的依据。父母要做的就是教育孩子意识到网络欺凌的存在,告知孩子如何安全、负责地使用社交媒体。 文章转载自“外滩教育”。 Laurie Weingarten是一个独立学院的辅导员,同时她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说:“社交媒体是恐怖的。”她曾告诉她的孩子们一些社交媒体恐怖的事。学校的招生官因为看了一些学生写在Facebook或Twitter上的内容,拒绝了那些孩子的入学申请。 Laurie Weingarten说:“你们很难消除你在社交媒体上留下的足迹。”互联网上的东西是永远存在的,你无法控制那些你已经发出的东西。一旦发出,就是发出了。你可以删除你所说过的话,但如果有人截图存证了,那一切就都晚了。 Kaplan Test Prep做过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三分之一的大学招生官员曾访问申请人的社交媒体来更深入地了解申请者的日常生活。 美国基础教育执行董事Christine Brown说:“招生人员越来越开放,而青少年需要接受这样一个事实: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在社交媒体上留下的痕迹很容易被搜索到,并成为招生官了解他们的依据。” 而父母要做的就是教育孩子如何安全地负责地使用社交媒体。 Galit Breen分享了自己教育女儿的例子: 我和我的丈夫Jason决定送给我们女儿一部手机以及一个Instagram的账户。女儿收到这两样礼物以后,我们和女儿诚恳地聊了很多有关使用社交媒体的相关问题。 第一次,我们讨论的话题是“女儿可以在Instgram上发布哪些类型的照片?发布以后,哪些人可以看见并分享?”女儿的回答着实令我们吃惊,她说:“这是一个私人的账号,只有我的朋友可以看见我的照片,并且他们肯定不会对这些照片做什么的。” 接着,我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只做了三个步骤,演示给女儿看,她对社交媒体有多么大的误解。 1、我登陆女儿的账户,她有很多朋友在上面发布了照片,我随便点击进入一张照片,同时按下手机上的两个按钮,就这样把女儿朋友的照片截了图。 2、然后我进入自己的手机相册,那张截图已经自动保存在照片流里。 3、我点击屏幕左下角的“分享”按钮,我可以随意把照片通过电子邮件、Titter和Facebook分享给我的朋友。 一旦我分享了这张照片,在这些社交平台上,我的所有的好友都可以做同样的事情。 事实上,我想通过这个演示告诉女儿,她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图片,可以被非常轻松地、快速地传播出去。实际上看到我女儿照片的人远不止她账户上拥有的100个好友那么多。 当然了,我没有对外分享我女儿的照片,可能你会认为你孩子的朋友也永远不会分享你孩子的照片。但是你还记得防人之心不可无吗?你还记得事情不是总是按你想的方向发展下去的吗? 我们的孩子和我们小时候一样,不懂社会得复杂。如果那些目的不纯的人愿意,他们可以利用社交媒体的匿名性、快速传播性对社会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他们非常得精明并且他们很懂如何做这些事,利用社交媒体肆意传播似乎成了他们的本能。当然了,我们不能控制那些在我们孩子社交媒体账号里的“朋友”做这样的事。 Galit Breen的担心不无道理,社交媒体暴民确实存在。去年发生的一件事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贾斯汀·萨科(Justine Sacco)在Twitter上发布了一条关于种族主义的文字之后就上了飞机,11个小时没有连接互联网。当她在度假目的地下飞机后发现,她已经被解雇了。 她最初发的文字是:“要去非洲了。希望我不会得艾滋病。开玩笑呢。我是白人!”这真的是非常愚蠢且迟钝的,展现了她对互联网运作方式知识的缺乏。但是人们居然出现在机场去拍她的照片。 这是纯粹且简单的恃强凌弱的行为。那些参与其中的人应该记住,他们正在试图伤害某个他们不认识的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并不是真的觉得她是个坏人,而是因为“人肉”她很酷。 她的所作所为确实令人厌恶,但当人们真的开始跟踪她时,那些虚拟的追踪就变成了实际的恐怖。 人们在面对面的时候通常是很友善的,但在网络上的行为却像一群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在虚拟空间欺凌别人,并且认为加入某个组群是很骄傲的。 根据一家非盈利安全和教育组织WiredSafety.org 在2004年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有一半的孩子曾遭到过网络欺凌,而有一半的孩子承认欺凌过别人。 无论是在网络还是现实世界中,欺凌手段往往毫无二致。欺凌者使用电子邮件、网站、在线游戏、即时消息、博客烦扰和嘲弄别人。 同现实世界一样,网上也存在不堪入目的污言秽语。但在互联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anci373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