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5 一 不凝结气体 与膜状凝结换热不同,液体中的不凝结气体会使沸腾换热得到某种程度的强化 与膜状凝结不同,溶解于液体中的不凝结气体会使沸腾换热得到某种强化。因为,随着工作液体温度的升高,不凝结气体会从液体中逸出,使壁面附近的微小凹坑得以活化,成为汽泡的胚芽,从而使 q ~ ?t 沸腾曲线向着?t减小的方向移动,即在相同的 ?t下产生更高的热流密度,强化了换热。但对处于稳定运行下的沸腾换热设备来说,必须不断地向工作液体注入不凝结气体。 */45 液体平均温度小于饱和温度 ts 时发生的沸腾现象 二 过冷度 只影响过冷沸腾,不影响饱和沸腾,因自然对流换热时, ,因此,过冷会强化换热。 */45 图中介质为一个大气压下的水 三 液位高度 液位低于一定高度时,表面传热系数会明显地随液位的降低而升高;液位高于此高度时时,沸腾换热表面传热系数与液位高度无关。 临界液位 */45 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超重力和微重力条件下的传热规律得到蓬勃发展,但目前还远没到成熟的地步,就现有的成果表明: 四 重力加速度 从0.1 ~ 100?9.8 m/s2 的范围内,g对核态沸腾换热规律没有影响,但对自然对流换热有影响。 */45 五 沸腾表面的结构 ? (1) 物理化学手段 1 强化换热思路:汽化核心 2 方法 用烧结、钎焊、火焰喷涂、电离沉积等 (2) 机械加工方法 3 几种典型的强化表面 */45 */45 热管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具有特别高的导热性能的传热元件。图7-23 为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工作液在热管内循环流动,把热量从加热段传递到散热段。 7-7热管及其应用 */45 管壳 吸热芯 蒸气 加热段 绝热段 散热段 */45 带有吸液芯的热管有突出的优点——对蒸发段与冷凝段的位置没有任何限制,但其制造成本较高, 多用于航天事业中。地面上常采用依靠重力回流冷凝液的重力热管。这时冷凝段必须位于蒸发段之上。如图7-24所示。重力热管中应用最广的是钢-水热管。钢-水热管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不凝结气体——氢气,并最终聚集到冷凝段使凝结换热恶化,以致使热管性能变坏或失效。这种现象称为钢-水的不相容性。 */45 热管的工作特点: 重力热管示意图 (1)传热能力强:一根钢-水热管的传热能力大致相当于同样尺寸紫铜棒导热能力的1500倍; (2)传热温差小; (3)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传输距离长; (4)热流密度可调(通过改变加热段和放热段的长度或加装肋片); (5)采用不同的工质可适用不同的温度范围; */45 下面我们以一根钢-水重力热管为例来分析其热传递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热阻大小。设热管的外径 do =25mm, 内径 di =21mm,蒸发段长度 le及冷凝段长度 lc均为 1m,碳钢导热系数? =43.2 W/(m·K)。热量从热流体传到冷流体的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热阻如下: 设蒸发段外表面总表面传热系数为 ho,e,则: (1). 从热流体到蒸发段外壁的换热热阻 R1 (2). 从蒸发段外壁到内壁的导热热阻 R2 */45 (3). 蒸发段换热热阻 R3 设蒸发换热的表面传热系数 hi,e=5000 W/(m2·K), 则: (4). 从蒸发段到冷凝段蒸汽流动的压降所引起的热阻 R4 蒸汽的压降导致饱和温度下降, 这等价于存在一个热阻。但实际上由于压降很小,因而所引起的相应的温差也很小,所以 R4 ?0。 (5). 冷凝段固体壁面导热热阻 R5 R5与 R2相同,为 6.4?10-4 K/W。 */45 (6). 冷凝段换热热阻 R6 取凝结换热的表面传热系数为hi,c=6000W/(m2·K),则 (7). 冷凝段外管壁与冷流体间的换热热阻 设冷流体的总表面传热系数为 ho,c,则 在 R1~R7中,属于热管内部的热阻为R2~R6,其和为 6.78 ?10-3 K/W。一根长2m、直径为25mm的铜棒的热阻是上述钢-水热管的1500倍。热管的这种特别优良的导热性能又被称为“超导热性”。 */45 本章作业 7-5、7-17、7-20、7-22 */45 思考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