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热学-第一章解答.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传 热 学 参 考 书 教材: 《传热学》 杨世铭、陶文铨编著,第三版 《传热学》 赵振南 《数值传热学》 陶文铨编著 《对流换热》 杨强生 《凝结和沸腾》施明恒等编著 《辐射换热》 余其铮编著 Heat Transfer (2nd Edition), by Anthony F. Mills Heat Transfer , by J.P.Holman(有中译本) Fundamentals of Heat Transfer, by F. P. Incropera, D.P. DeWitt (有中译本) 课程要求 重要性: 1.热能工程专业的基础课:传热学是研究热量传递的科学。传热学不仅是能源动力类专业的基础课,也是一门与工业领域密切相关的专业课。根据教育部热工课程指导委员会调查统计,原国家教委公布的本科专业国家修订方案的21个大类工科专业中,传热学知识对其中的19个大类专业的生产与科研活动有重要影响。(国外很多大学作为工科基础课) 2.考研课程 3.前沿交叉学科:微尺度传热、生物医学等(留学热门) 培养目标:具有良好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获得基本训练的高级工程人才。毕业后即可在生产一线从事设计、制造、运行、研究开发、营销管理;又可继续深造攻读更高学位。 要求: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有特色。 自学、领悟掌握物理机理。 纪律与学术活跃并重 传热学课程的学习要求与考核方法 学习要求: 1.树立良好学风,按时、独立、认真完成作业; 2. 认真听课,遵守课堂纪律。累计三次抽查点名无故旷课者按未修处理。 考核方法:百分制 平时作业、、阶段测验占20%; 实验成绩:10% 期末考试: 70% 第一章 绪 论 §1-0 概 述 1. 传热学(Heat Transfer) 传热学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传热学的研究内容: 传热学主要研究热量传递的规律以及控制和优化热量传递过程的方法。 热量:在温差的作用下传递的热能的数量。由于温差几乎无处不在,所以热量传递是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普遍存在的物理现象。 热能: 即热力学能。据统计,目前通过热能形式被利用的能源在我国占总能源利用的90%以上,世界其它各国平均也超过85%。 能量的利用过程实质上就是能量的传递与转换过程。 一切热能利用过程都离不开传热,热能利用率和传热过程密切相关。 要想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必须具备传热学的基础知识,掌握热量传递的规律以及控制和优化热量传递过程的方法。 传热学的应用非常广泛,传热学知识在能源、电力、冶金、动力机械、石油化工、低温工程、环境与建筑等工业领域以及在许多高科技领域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电子信息工程、航空航天、医学和生命科学等 。 传热学是现代工程技术人才必备的技术基础知识,是面向21世纪工科各类专业人才工程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热学课程学习的主要目的: 掌握传热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基本分析计算和实验研究方法,为今后研究、处理、解决实际的传热工程问题奠定必要的技术理论基础。 (2)传热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3 传热学应用实例 自然界与生产过程到处存在温差 ? 传热很普遍 c 北方寒冷地区,建筑房屋都是双层玻璃,以利于保温。如何解释其道理?越厚越好? d 深秋的晴朗早晨,地上的植物叶子会结霜。是上表面还是下表面结霜? (2) 特别是在下列技术领域大量存在传热问题 5. 传热学发展简史 18世纪30年代工业化革命促进了传热学的发展 导热(Heat conduction) 钻炮筒大量发热的实验(B. T. Rumford, 1798年) 两块冰摩擦生热化为水的实验(H. Davy, 1799年) 导热热量和温差及壁厚的关系(J. B. Biot, 1804年) Fourier 导热定律 (J. B. J. Fourier , 1822 年) G. F. B. Riemann/ H. S. Carslaw/ J. C. Jaeger/ M. Jakob 导热: 1730年英国工业革命推动:热素说 1898、99轮福特和戴维的钻炮筒发热和冰块摩擦生热:热来源于物体内部运动 1807、1822付里叶“热的解析理论”—热传导基本定律 (从能量守恒出发)导热微分方程 对导热微分方程的求解促进了数学科学的发展: 稳态:一、二、三维; 非稳态、忽略内部温度梯度:集总参数法; 非稳态

文档评论(0)

bbnnmm8855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