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5.2 换向的电磁理论 1.5 直流电机的换向 换向元件中的电动势: 自感电动势 和互感电动势 :换向元件(线圈)在换向过程中电流改变而产生的。 切割电动势 :在几何中性线处,由于电枢反应在存在,电枢反应磁密不为零,在换向元件中感应切割电动势。 换向元件中的合成电动势为: 根据楞次定律,自感电动势、互感电动势和切割电动势总是阻碍换向的。 换向电动势 :在几何中性线处,换向元件在换向磁场中感应的电动势。换向电动势是帮助换向的。 1.5.2 换向的电磁理论 1.5 直流电机的换向 换向元件中的电流: 设两相邻的换向片与电刷的接触电阻分别是 和 ,元件自身的电阻为 ,流过的电流为 ,元件与换向片间的连线电阻为 ,元件在换向时的回路方程: 忽略元件电阻和元件与换向片间的连线电阻,并设电刷与换向片的接触总电阻为 ,则可推导出换向元件中的电流变化规律为 1.5.2 换向的电磁理论 1.5 直流电机的换向 一、直线换向 当 时换向元件电流随时间线性变化。 当 时换向元件电流随时间不再是线性变化,出现电流延迟现象。 二、延迟换向 当 时换向元件电流随时间不再是线性变化,出现电流超前现象。 三、超越换向 直线换向 延迟换向 超越换向 1.5.3 改善换向的方法 1.5 直流电机的换向 除了直线换向外,延迟和超越换向时的合成电动势不为零,换向元件中产生附加换向电流,附加换向电流足够大时会在电刷下产生火花。还有机械和化学方面的因素也能引起换向不良产生火花。 改善换向一般采用以下方法: 选择合适的电刷,增加换向片与电刷之间的接触电阻 装设换向磁极 位于几何中性线处装换向磁极。换向绕组与电枢绕组串联,在换向元件处产生换向磁动势抵消电枢反应磁动势 大型直流电机在主磁极极靴内安装补偿绕组 补偿绕组与电枢绕组串联,产生的磁动势抵消电枢反应磁动势 1.6.1 直流发电机的励磁方式 1.6 直流发电机 供给励磁绕组电流的方式称为励磁方式。分为他励和自励两大类,自励方式又分并励、串励和复励三种方式。 1、他励:直流电机的励磁电流由其它直流电源单独供给。如图所示。 他励直流发电机的电枢电流和负载电流相同,即: 1.6.1 直流发电机的励磁方式 1.6 直流发电机 2、并励:发电机的励磁绕组与电枢绕组并联。且满足 。 3、串励:励磁绕组与电枢绕组串联。满足 。 1.6.1 直流发电机的励磁方式 1.6 直流发电机 4、复励:并励和串励两种励磁方式的结合。电机有两个励磁绕组,一个与电枢绕组串联,一个与电枢绕组并联。 1.6.2 直流发电机的基本方程 1.6 直流发电机 如图规定各物理量的参考方向 一、电枢电动势和电动势平衡方程 为电枢回路总电阻, 为正负电刷与换向器表面的接触压降。则电动势平衡方程为: 电枢电动势: 从方程式可见,直流发电机 第1章 直流电机 1.2 直流电机电枢绕组简介 1.3 直流电机的电枢反应 本章主要讨论直流电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讨论直流电 机的磁场分布、感应电动势、电磁转矩、电枢反应及影响、换向 及改善换向方法,从应用角度分析直流发电机的运行特性和直流 电动机的工作特性。 1.4 直流电机的电枢电动势和电磁转矩 1.5 直流电机的换向 1.6 直流发电机 1.7 直流电动机 1.1 直流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与结构 1.1.1直流电机的主要结构 1.1 直流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 主磁极 换向磁极 电刷装置 机座 端盖 定子 转子 电枢铁心 电枢绕组 换向器 转轴 轴承 1.1.2 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 1.1 直流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 一、直流发电机工作原理 右图为直流发电机的物理模型,N、S为定子磁极,abcd是固定在可旋转导磁圆柱体上的线圈,线圈连同导磁圆柱体称为电机的转子或电枢。线圈的首末端a、d连接到两个相互绝缘并可随线圈一同旋转的换向片上。转子线圈与外电路的连接是通过放置在换向片上固定不动的电刷进行的。 直流发电机是将机械能转变成电能的旋转机械。 当原动机驱动电机转子逆时针旋转时同,线圈abcd将感应电动势。 如右图,导体ab在N极下,a点高电位,b点低电位;导体cd在S极下,c点高电位,d点低电位;电刷A极性为正,电刷B极性为负。 1.1.2 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 1.1 直流电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