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北地区新农村建设景下的乡村文化流失分析
西北地区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文化流失分析
———以陕西旬阳、青海祁连为调研基地
前言
广义上的文化是指一个群体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风俗、习惯、代表人物,及由这个群体整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一切活动。①从这个层面上说,乡村文化就是与乡村有关的人物群体,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风俗、习惯、代表人物,及由这个群体整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一切活动。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是稳定发展的不竭动力。乡村文化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文化或者发源于乡村本土,或者由城市文化传播逐渐形成。无论是哪种形式形成的,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都体现了乡村所独有的地域风格。
我国幅员辽阔,文化博大精深,以高原为主的西北地区在文化上更是独具特色。我国西部以山区为主,乡村是最基本、最常见的聚落,从而反映了多种多样的乡村文化。近年来,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对乡村地区实施了新农村建设,西北更是国家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西北多样的乡村文化也受到强烈的冲击,传统与现代文明的碰撞,历史与现实的思考……因而乡村文化在新的形势下必须找到一条既适合自己生存,又符合现代发展步伐的道路,从而才能保证这些历史沉淀出的文化因子得以传承和发展。
乡村文化的内容是宽泛的,从西北地区来说,主要体现为民俗。纯朴的民风是乡村文化发源的基础,在这种背景下,西北地区形成了皮影、对联、民歌、刺绣、秦腔、花鼓、赛龙舟、特殊饮食、竹篾编制、木艺等文化形式。这些形式是“以衣食住行等有形的物化形态,以及情趣、风尚、习俗等心意表象,通过口头、行为、心理的载体,沟通了代与代之间,一个历史阶段与另一个历史阶段的连续和同一性,构成了创造与再创造自己的文化符号,并成为人类有序发展奠定了基石。”②新时期,新农村建设使乡村进入了一个特殊的演变阶段,乡村文化在这种演变过程中出现了从内容到形式的各方面变化,甚至文化类型的消失。当前,“拯救乡村文化”的口号已经被诸多有眼识的专家和学者提出,并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在部分地区已经付出了文化保护的实践。在西北,由于经济条件差,交通通讯条件落后等原因,文化保护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从而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乡村文化的流失成为常态。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③十七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的挖掘和保护,甚至近年来达到了高潮。申遗热、故里之争、旅游业的大发展等等文化现象,不断吸引我们的眼球,使文化成为我们关注日益密切的因素。乡村文化中很大部分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样一个文化发展旺盛的年代,再回首看看乡村,看看那些因为新农村建设而日益空虚的西部农村,还有已经完成或正在兴建的新农村定居点,朴素、深厚的乡村文化,命运又如何呢?
下文以西北地区为方向,以深入调研的陕西旬阳、青海祁连为具体陈述基地,以新农村建设为背景,从多层次分析乡村文化流失的现状、原因,在公正评价乡村文化流失的基础上,从中找到合理解决以及避免乡村文化精华的流失的相关措施。
西北地区的特殊性与新农村建设
西北地区的特殊性
从行政上说,西北地区包括陕、甘、宁、疆等省为主体的广大领域。从文化角度说,西北文化主要由西北黄河流域的高原文化和新疆维吾尔等少数民族多样文化组成。面积广阔,地形复杂,民族多样,从而决定了文化的多样性。从地域及传统上说,人们所熟知的西北主要是黄河流域为主,其所代表的文化也以黄河流域的高原文化圈最为典型。
西北地区的特殊性首先在地理上。西北地区在地形上以山区为主,东部有渭河谷地,黄土高原,南部有秦巴山区,北部是绵延的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西部连接青藏高原。深处内陆,气候干旱,环境承载能力弱。西北地区也是我国诸多河流的发源地,这些河流都发源西北地势较高的山区,自西向东,黄河长江的发源就最明显,由此也显示出西北地形的西高东低渐变。在特殊地形影响下,西北总体上以山区为主,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是基本的地形形态。受地形影响,西北地区的聚落也有自身特点,聚落的分散性强,交通发展缓慢,同样导致经济发展跟不上。在这样的地区,人口相对稀少,而且大部分人口以村子为单位居住在山区,传统的村庄聚落成为西北地区最常见的聚居地。陕西旬阳地处陕南,就是西北的典型山区,全县人口的70%都分布在山区村庄。
以山区为主的西北地区,又是黄河悠久历史文化的发源地,在文化上也呈现了多样、深厚的特点。由于地形闭塞,文化交流的不畅通,从而各种文化形式富有自己的地域特色。在山区乡村,各个历史时期都形成了与当时时代息息相关的文化内容,全面地反映了乡村文化的乡土特色。长久以来,有些文化形式,如民歌经久不衰,只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歌词内容上不断变化,表达着时代发展、乡村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腾讯QQ团购商户合模板(代付)-0414.doc
- 腾冲县古银杏园旅游景区道路龙川江大桥地质勘查报告编制.doc
- 腐植酸尿素项目可行研究报告立项范文格式.doc
- 脱硫工程施工质量验及评定范围划分表机务01.doc
- 脑卒中患者医院-社-家庭延续性照护模式的探讨及效果评价的研究..docx
- 腾讯香港上市文件之8附录五本公司组织章程文件及开曼群岛公司法概要.doc
- 脑卒中患者医院-社-家庭延续性照护模式的探讨及效果评价的研究.docx
- 胜利共青团探索加强作运行规范化管理案例一…………“社区大舞台、亲情大联欢”文化系列活动.doc
- 脉冲式YR-LZ-DP306系统设计方案.doc
- 膜板制动缸日常运用检修说明(试行稿)动车论坛.doc
最近下载
- 招投标合规指引之招标常见问题(第一期).pdf VIP
- 2025版建筑行业临时用工合同范本(2025版).docx
- 痛风性关节炎-课件.ppt VIP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配2025年秋新版教材).docx
- 2024年《高等教育心理学》教师岗前培训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2024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附解析.doc VIP
- Module4Unit1Willyoutakeyourkite?(教学设计)-英语四年级下册.docx
- 新闻编辑学 (第四版).pptx VIP
-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2024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附解析 .pdf VIP
- (人教2019版)化学必修第一册 全册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