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水-岩化学作用的影响因素 水-岩化学作用的影响因素 介质的pH对大部分溶质溶解-沉淀都有显著的影响 pH值增大,CO32-量增大,CaCO3溶解度降低 水-岩化学作用的影响因素 氢氧化物为碱性组分,在酸性溶液中溶解,在碱性增强时沉淀。 不同元素氢氧化物从水溶液中开始沉淀的pH值是不同的。大于该值沉淀,小于该值溶解。随元素阳离子电价增高,半径缩小和电负性增大,元素氢氧化物溶度积迅速减小,表明只有在强酸性溶液中这些元素阳离子的存在才有意义。 ②介质pH值对元素迁移的控制规律 1)金属氢氧化物沉淀的pH值 水-岩化学作用的影响因素 2)地壳中水流体相的形成 水-岩化学作用 除同生水、海水和地表水外,岩石圈中的水与地壳的“去流体”作用有关。 (1)沉积物的“去流体”作用,沉积物在压实成岩作用中释放流体是地壳中流体的一种来源。 (2)变质作用放出流体 (3)岩浆作用产生热液,岩浆中最多大约5~6%的水和CO2等挥发分,这些挥发份随岩浆上升释放出来形成流体。 在地壳中进行的三大地质作用过程均可形成地壳中的流体。 水-岩化学作用 4.水溶液中元素的搬运形式 1)易溶盐类—氯化物和硫酸盐(NaCl、KCl、MgCl2、CaCl2、MgSO4、CaSO4); 2)碱土金属的碳酸盐(MgCO3、CaCO3)和SiO2等。碳酸盐主要以溶解的重碳酸盐HCO3- 搬运,SiO2以真溶液或悬浮物搬运。 3)Fe、Mn、P的化合物以及V、Gr、Ni、Co、Cu等元素,这些元素的化合物除部分形成真溶液外,还形成胶体溶液,如大部分被溶解的Fe呈Fe(OH)3正溶胶形式而迁移。 4)石英、硅酸盐和铝硅酸盐类矿物,溶解度极小,以悬浮物和沿水流底部拖曳形式搬运。 Streams move material in three forms Dissolved load Suspended load Bed load (traction and saltation) 水-岩化学作用 水-岩化学作用的影响因素 1.体系组成对水-岩作用的影响 1)活度积原理 当温度一定时,难溶强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活度的乘积为一常数,这一常数称为活度积。由于难溶化合物的溶解度极小,其浓度与活度相当,故溶度积与活度积均为常数,以Ksp表示。 如CaCO3 (s) = Ca2+ (aq) + CO32- (aq) 其Ksp = [Ca2+][CO32-] 当溶液中某物质的离子积达到或超过该物质的活度积时,该物质即析出。活度积原理可用来判断溶液中各元素的最大浓度和判断化合物的迁移能力。 水-岩化学作用的影响因素 水-岩化学作用的影响因素 从表上可见,各种化合物的理论溶度积相差悬殊,达几十个级次,各类溶度积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S2- PO43- CO32- SO42- Cl- 什么是溶度积原则?在天然水中金属元素首先选择形成活度积最小的化合物的阴离子化合,形成沉淀。这些阴离子称为对方的沉淀剂,如S2-是大多数重金属的沉淀剂。 金属元素具有最低活度积的盐类常常是该元素在地壳中最主要的稳定矿物。如:AgCl(角银矿),BaSO4(重晶石),PbSO3(白铅矿) ,Ca5(PO4)3(OH)(磷灰石)等。 水-岩化学作用的影响因素 根据溶度积原理,一种难溶矿物沉淀以后,元素的迁移并未停止,溶液中饱和着组成化合物的离子,矿物与溶液处于动态平衡之中。当溶液中出现能形成活度积更低的其它离子时,会导致活度积更低化合物的沉淀和已沉淀化合物的溶解,也就是通常所称的“交代作用”。如 SrSO4(天青石)—— Ksp=2.8 x 10-7 SrCO3(菱锶矿) ——Ksp=1.6 x 10-9 若在SrSO4饱和溶液中(已有部分沉淀)加入足够量的CO32-,则会发生SrCO3的沉淀,同时已沉淀的部分SrSO4可能会重新溶解。 水-岩化学作用的影响因素 活度积原理的应用 硫化物矿床的氧化带经常见到白铅矿(PbCO3)、铅矾(PbSO4),而在炭质页岩、煤层中黄铁矿和方铅矿等硫化物常见。为什么呢? 地下水中Pb2+浓度很高,很容易达到沉淀PbCO3 (1.5×10-13)、PbSO4(2×10-8)的Ksp 硫化物的Ksp很小[PbS(1×10-29)、FeS2(1×10-19)],凡是只要有S2-离子的存在,一般情况都能形成黄铁矿、方铅矿等硫化物 水-岩化学作用的影响因素 2)共同离子效应 当在难溶化合物的饱和溶液中加入与该化合物有相同离子的易溶化合物时,原难溶化合物的溶解度将会降低,称为共同离子效应。 CaF2——活度积=3.16 x 10-11 以摩尔浓度计算活度积 Ks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