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造成波多解的主要因素 (1)周期性 ①波的空间周期性 沿波的传播方向相距波长整数倍的各质点振动情况完全相同,因此在同一波形图上,某一振动状态(位移、速度等)会不断地重复出现,这就是波的空间周期性. ②波的时间周期性 由于经过周期整数倍的时间(即t′=t+nT)各质点的振动情况(位移、速度、加速度等)与它在t时刻的振动情况完全相同,因此t时刻的波形在t′=t+nT时刻必然重复出现,这就是波的时间周期性. (2)双向性 ①传播方向双向性:波的传播方向不确定. ②振动方向双向性:质点振动方向不确定. 如:质点达到最大位移处,则有正向最大位移和负向最大位移两种可能. 质点由平衡位置开始振动,则起振方向有向上、向下(或向左、向右)两种可能. 只告诉波速而不指明波的传播方向,应考虑沿两个方向传播的可能. 只给出两时刻的波形,则有多次重复出现的可能等. 解决此类问题时,往往采用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即找到一个周期内满足条件的特例,在此基础上,如知时间关系,则加nT;如知空间关系,则加nλ. (3)波形的隐含性形成多解性 在波动问题中,往往只给出完整波形的一部分,或给出几个特殊点,而其余信息均处于隐含状态.这样,波形就有多种情况,形成相关波动问题的多解性. 如图所示实线是一列简谐横波在t1=0时刻的波形,虚线是这列波在t2=0.5 s时刻的波形,这列波的周期T符合:3Tt2-t14T,问: (1)若波速向右,波速多大? (2)若波速向左,波速多大? (3)若波速大小为74 m/s,波速方向如何? 例 5 【思路指导】 根据波的传播方向,写出传播距离与波长的关系,进而确定传播时间与周期的关系,根据限定条件确定k的取值,由波速公式求波速.根据传播距离确定波的传播方向. (3)波速大小为74 m/s时,波在Δt时间内传播的距离为Δx=vΔt=74×0.5 m=37 m=(4λ+5)m 所以波向左传播. 【答案】 (1)54 m/s (2)58 m/s (3)波向左传播 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传播,已知介质中a、b两质点平衡位置间的距离为2 m,a、b两质点的振动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变式训练 5 解析:由题意可知,振动的周期T=4 s,当t=0时,a在负方向最大位移处,b在平衡位置,则对应的波形有如下两种情况,如图甲、乙 答案:ACD 如图所示,沿波的传播方向上有间距均为2 m的五个质点,均静止在各自的平衡位置,一列简谐横波振幅为4 cm,以2 m/s的速度水平向右传播,t=0时刻到达质点a,质点a开始由平衡位置向下运动,t=3 s时质点a第一次到达最高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变式训练 1 A.质点d开始振动后的振动周期为4 s B.t=4 s时刻波恰好传到质点e C.t=5 s时刻质点b到达最高点 D.在3 s<t<4 s这段时间内质点c速度方向向上 E.在前6 s内质点b通过的路程为8 cm 答案:ABD (2013年北京卷)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机械横波,波速为4 m/s.某时刻波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例 2 题型二 对波的图象的理解和应用 A.这列波的振幅为4 cm B.这列波的周期为1 s C.此时x=4 m处质点沿y轴负方向运动 D.此时x=4 m处质点的加速度为0 【思路指导】 由波的图象可以获得相关信息,已知波的传播方向判断出介质中质点的振动方向,介质中各质点都在做简谐运动,满足做简谐运动的动力学特点. 【答案】 D 如图所示是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的波形图,若波的传播速度为2 m/s,此时质点P向上振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变式训练 2 A.质点P的振动周期为0.25 s B.经过任意时间,质点Q和P的振动情况总是相同的 C.经过Δt=0.4 s,质点P向右移动0.8 m D.经过Δt=0.4 s,质点P仍在平衡位置,它通过的路程为0.2 m 解析:根据波形图可知,波长λ=0.4 m,振幅A=5 cm,已知v=2 m/s,所以T=λ/v=0.2 s,选项A错误;质点Q和P间的距离刚好是1个波长,所以它们的振动情况总是相同的,选项B正确;在机械波的传播过程中,各质点并不随波迁移,而是在自己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选项C错误;经过Δt=0.4 s=2T,质点P回到初始位置,不在平衡位置,它通过的路程是8A=40 cm=0.4 m,也不是0.2 m,选项D错误. 答案:B 1.振动图象与波动图象的比较 振动图象与波动图象虽然形状相同,但所研究的对象、意义、特点等有所不同.所以,要掌握两者的区别及在某些情况下两者的相互转化. 二 两种图象的比较 两种图象 比较内容 振动图象 波动图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电子电路】第十章__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4精编.ppt
- 塔吊群吊作业方案汇编.doc
- 【多彩课堂】2015-2016学年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第2课时)精编.ppt
- 塔吊施工方案汇编.doc
- 【多彩课堂】2015-2016学年高中化学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1课时)精编.ppt
- 塔式起重机附着顶升方案汇编.doc
- 【多彩课堂】2015-2016学年高中化学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精编.ppt
- 城市生态环境:最新2精编.ppt
- 【多彩课堂】2015-2016学年高中化学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4课时)精编.ppt
- 台湾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入学试题汇编.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