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阶段复习课 第 三 章 一、六种物态变化现象的识别以及吸热与放热 1.物态变化的六种类型: (1)向上“吸热”,向下“放热”。 (2)两种物态变化是一对互逆过程。 2.“三步法”判断物态变化: (1)确定物质在发生变化前是什么状态。 (2)确定物质发生变化后又是什么状态。 (3)将发生的变化过程与物态变化种类对照并判断。 3.应用: (1)吸热降温:如利用干冰人工降雨、用冰块退烧等。 (2)放热升温:冬季在地窖里储存蔬菜时,地窖里放水。 【特别提醒】“白气”不是水蒸气,水蒸气是无色透明看不到的,看到的“白气”是液态的小水珠。 1.(2013·铁岭中考)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解析】选C。本题考查液化及其液化现象。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知道物体状态,结合物态变化过程进行分析判断。冰雪消融是固态的冰雪变为液态的水,是熔化现象;雪人变小是在低温下雪从固体直接变为水蒸气,是升华现象;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湖水干涸是水发生的汽化现象。故选C。 2.(2013·锦州中考)四季分明的辽宁地区热现象随处可见,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 ) A.春天,冰雪融化 B.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C.深秋,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 D.冬天,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解析】选A。本题考查物态变化与物态变化吸放热特点。首先判断现在和原来的状态,根据物态变化定义判断该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属于放出热量还是吸收热量。冰雪融化是雪从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过程,熔化吸收热量;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的饮料罐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液化放出热量;深秋室外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成的小冰晶,凝华放出热量;冬天,千里冰封指水凝固成冰,凝固是放出热量的;万里雪飘,下雪是水蒸气直接凝华成的小冰晶形成的,凝华放出热量。故选A。 二、物态变化图像 1.晶体的熔化和凝固。 2.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 非晶体 熔化图像:温度一直上升、无三态分界点 凝固图像:温度一直下降、无三态分界点 3.水的沸腾。 1.(2013·福建中考)铁是一种晶体,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铁水凝固成铁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 【解析】选D。本题考查晶体、非晶体熔化和凝固图像的区别。根据温度的变化趋势判断凝固或熔化图像;根据熔化或凝固时温度是否变化判断是晶体还是非晶体。铁是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A图像温度有下降的趋势,且凝固过程中温度不断变化,是非晶体的凝固图像;B图像温度有上升的趋势,且温度不断变化,是非晶体的熔化图像;C图像温度在整个过程中有上升的趋势,是熔化图像;D图像温度在整个过程中有下降的趋势,且在凝固过程中保持不变,所以是晶体的凝固图像。故选D。 2.(多选)(2013·青岛中考)如图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时=5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 共存状态 B.在BC段,该物质不吸热 C.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5min D.该物质的凝固点是45℃ 【解析】选A、D。本题考查的是对熔化和凝固图像的理解,根据图像分辨晶体和非晶体,并能分析出各自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是解决该题的关键。题图中有一段时间吸热温度不变,所以该物质是晶体,从3min开始熔化,到6min结束,故在t时=5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在BC段,该物质不断吸热,但温度不变。该物质从12min开始凝固,到15min凝固结束,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3min。该物质的凝固对应的温度是45℃,凝固点为45℃。故选A、D。 【备选要点】 水循环 云、雨、雹、雾、露、霜、雪的形成 固态 凝华 雪、霜 液态 液化 雾、露 放热 固态 凝固 雹 放热 液态 液化 雨 放热 液态、固态 液化、凝华 云 吸放热情况 状 态 主要物态变化 名 称 水污染造成水资源缺乏,为解决缺水问题,应从日常生活做起,珍惜每一滴水,采取节水措施,合理利用水资源,如用淘米水浇花,用洗衣水冲厕、使用节水马桶等。
文档评论(0)